在2025年全市政府系统群众身边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点领域专
项整治工作调度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全市政府系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
点领域专项整治工作调度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央、
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
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下一步纵深推进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再动
员、再部署、再加压。刚才,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工
作进展,讲得都很好,既总结了成绩,也指出了问题,提出的
措施也很有针对性。市纪委监委的*同志提出了明确的纪律要
求,大家要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落实。
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是习近平总书
记亲自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这不仅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
务,更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民心工程。自专项整治工作启动以
来,全市政府系统闻令而动、尽锐出战,聚焦重点领域,强化
监督执纪,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查处了一批典型案
件,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效。截至今年8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
共通报处置相关问题线索超过4900条,立案审查调
查451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超过3000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
经济损失约6.66亿元。这些数据表明,我们的整治工作是有力
的、有效的,彰显了市委、市政府直面问题、刮骨疗毒的坚定
决心。
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反腐败斗
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一些
领域、一些部门、一些基层单位仍然易发多发,整治工作还存
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存在
温差,部分单位和干部存在“松口气、歇歇脚”的懈怠思
想,认为整治已近尾声,工作力度有所减弱。二是整治深度广
度不够,一些问题“深挖彻查”不足,满足于表面整改,未能
从根源上铲除问题滋生的土壤。三是联动机制不够顺畅,“九
龙治水”但合力不足的现象依然存在,部门间信息壁垒、责任
推诿等问题影响了整治效能。四是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当下
改”与“长久立”结合不够紧密,一些领域边改边犯、屡禁不
止。这些问题,严重侵蚀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
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
醒,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一刻不停地把专项整治
引向深入。下面,我讲五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深刻认识深
化专项整治的极端重要性
深化专项整治,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
求。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必须把为
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
题,看似小事,却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群众对
党和政府的信任。从养老金被挪用,到惠农补贴被截留;从校
园餐桌上的安全隐患,到就医过程中的“红包”陋习,这些问
题每发生一起,都如同在我们党和人民群众之间划开一道口
子,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因此,必须站在巩固党的执政根基
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到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长期性、复
杂性和艰巨性,把这项工作作为检验“四个意识”牢不
牢、“两个维护”是否坚决的试金石,以“群众利益无小
事”的责任感和“时时放心不下”的使命感,持续用力,久久
为功。
深化专项整治,是护航*市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当
前,我市正处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风清气
正的政治生态和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
本保障。发生在重点资金、营商环境等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
问题,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更会破坏市场规则,阻碍发展动
力。例如,在工程招投标领域搞暗箱操作、权力寻租,不仅导
致劣质工程,更让守法经营的企业寒心;在乡村振兴资金使用
上优亲厚友、虚报冒领,则会严重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全国自专项整治开展以来,查处的相关问题高达70.5万起,给
予党纪政务处分53万人,移送检察机关1.6万人这充分说明了问
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必须清醒认识到,抓好专项整治就是抓
发展,优化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只有坚决清除这些“绊脚
石”和“拦路虎”,才能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稳定、公
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深化专项整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
在逻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其表象在基层,根
源却往往在于权力运行不规范、监督制约不到位、制度机制不
健全。通过专项整治,不仅要查处一批案件、惩治一批腐败分
子,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剖析案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查找监管
漏洞和制度短板。从发现问题的“小切口”入手,推动政府职
能转变、流程再造、制度重塑的“大改革”。要把整治过程变
成完善治理的过程,通过建章立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里,实现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的转变,不断提升
政府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真正做到标本兼
治、源头治理。
二、聚焦关键领域,以精准施策破解顽瘴痼疾,坚决打好重
点行业清源固本攻坚战
专项整治不能“大水漫灌”,必须靶向治疗、精准发力。要
牢牢把握群众反映最强烈、问题最集中的重点领域,以雷霆之
势重拳出击,形成强大震慑。
(一)紧盯民生保障领域,守护群众的每一分“保命
钱”“养老钱”。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
领域的腐败,直接侵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
益,性质极其恶劣。一要深化养老服务领域监管。养老问题关
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近年来,全国在养老服务上的投入巨
大,仅2018至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直接用于养老服务的
资金就达到2871亿元。我市也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养老机构建
设和改造。但同时,审计也发现部分地区存在资金使用效益不
高、项目推进滞后、违规使用等问题。民政、卫健、市场监管
等部门要协同发力,建立常态化联合监管机制。要对养老机构
的财政补贴资金、服务收费、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进行全覆
盖排查。特别是要严厉打击以“高额返利”“服务预售”等名
义进行的非法集资活动,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要推动
养老服务设施的规范化运营,对于那些建成后长期闲置或管理
不善的设施要进行盘活,确保公共资源真正惠及于民。二要规
范殡葬服务行业秩序。殡葬服务是生命的最后一站,本应充满
温情和尊严,但一些地方存在的收费不透明、强制消费、服
务“搭车”等问题,让群众“逝有所不安”。民政部门要牵
头,联合发改、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梳理殡葬服务项目和收费
标准,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要大力推行“绿色惠民
殡葬”政策,对困难群众的基本殡葬服务费用予以减免或补
贴。要加快推进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建设,有效缓解“墓地
贵”的问题。对于殡葬服务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发现一起、
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三要确保校园食品绝对安全。孩子是祖
国的未来,校园餐的安全问题是绝对不容触碰的红线。教育、
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要压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校长(园
长)负责制和陪餐制度。要全面推行“明厨亮灶”,让后厨操
作全过程可视化、可追溯。要建立健全大宗食材招标采购、供
应商动态评估和退出机制,坚决斩断从食材采购到食堂运营的
利益输送链条。要系统性整治“校园餐”背后的利益勾结和腐
败问题,常态化推进“打伞破网”,对那些把黑手伸向孩子餐
盘的人,必须依法严惩,以儆效尤。四要提升残疾人服务保障
水平。残疾人是社会中的特殊困难群体,对他们的关心关爱程
度,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温度。要确保残疾人“两项补
贴”等惠民政策精准落地,民政、残联等部门要运用大数据等
信息化手段,加强对补贴资金发放全流程的监管,防止出现冒
领、骗取、截留等问题。截至目前,有的地区已累计为残疾人
发放补贴资金超过5.5亿元,这笔钱必须分毫不差地发到残疾人
手中。同时,要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加强重度残疾人托养照
护服务的意见,积极推进康复中心、托养机构等服务设施建
设,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专业、更有温度的服务。
(二)紧盯重点资金领域,斩断伸向公共财产的“黑
手”。财政资金是公共财富,是发展的“血液”。管好用好每
一分钱,是政府部门的天职。一要严管农村“三资”。农村集
体资金、资产、资源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致富的重要基础。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要指导各乡镇、村组
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台账和监督制度,做到家底清晰、账目
明白。要重点整治村干部利用职权侵占挪用集体资金、违规发
包集体资源、低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