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X 镇第四季度统战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镇第四季度统战工作部署会议,主要任务
是总结前三季度的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
的重点任务,动员全镇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压实责
任,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刚才,相关同志对前三季
度的工作作了回顾,讲得很好,我都同意。下面,我再讲三点意
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在服务大局中彰显统战工作新作为
今年以来,全镇统一战线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凝聚
人心、汇聚力量、服务发展、促进和谐等方面,展现了不可或缺
的“法宝”作用。前三季度的工作,可以用“亮点纷呈、成效凸
显”八个字来概括。
首先,服务中心大局的贡献度更加突出。统战工作不是务虚
功,而是做实事。我们始终坚持将统战工作置于全镇经济社会发
展的大棋局中去谋划和推进。一个生动的体现,就是我们联合辖
区 XX 邮政创新开展的“XX 邮助农”行动。这项行动不仅仅是
简单的邮政服务,更是统战工作整合资源、赋能发展的具体实践。
通过搭建“线上+线下”立体化销售渠道,我们成功将 XX 村集
体经济的拳头产品,如承载乡愁记忆的“XX 面”、口感醇厚的
“XX 白酒”、历史悠久的“XX 老窖”等一批特色农产品,从田
间地头送到了更广阔的市场。这不仅有效破解了农产品“酒香也
怕巷子深”的销售难题,更直接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实现超
过 15%的年度销售增长,让群众的钱袋子实实在在地鼓了起来。
这一举措,是统战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最直接、最有力的证
明,彰显了统战工作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强大生命力。
其次,破解基层治理的参与度更加深入。基层治理千头万绪,
核心在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我们立足 XX 镇实际,在借鉴
XX 县“三维一体、九项助力”工作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推
广“统战+”工作模式,把统战的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的最末梢。
其中,“党员+乡贤”议事会机制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创新。乡
賢作为根植乡土、德高望重、熟悉乡情的群体,是统战工作的重
要对象,更是基层治理的宝贵资源。前三季度,我们通过这一平
台,成功调处化解了涉及土地流转、邻里纠纷、环境整治等各类
矛盾超过 10 起。例如,XX 村早前因一块历史遗留的坡地归属
问题,两户村民长期争执不下,村干部多次调解未果。后来,我
们邀请村里退休老教师、德高望重的老党员等乡贤人士一同上门,
从法理、情理、村史等多个角度耐心劝导,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
和,共同制定了坡地绿化管护方案。这种柔性治理方式,不仅有
效化解了矛盾,更修复了邻里关系,提升了乡村文明风尚。这充
分说明,将统-战资源转化为治理效能,能够为构建共建共治共
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坚实支撑,也印证了 XX 县近年来矛盾纠
纷基层化解率高达 98%的卓越成效,正是由无数个这样微小的治
理单元共同构成的。
再次,夯实工作基础的覆盖面更加广泛。统战工作的根基在
基层,活力在基层。我们始终把阵地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
通过深化“四维融入”工作要求,将统战元素融入党建工作、文
明实践、乡村文化等各个方面,让统战工作看得见、摸得着、有
实效。各村(社区)的统战联络员队伍作用发挥日益明显,从政策
宣传员到信息联络员,再到民情服务员,身份多元,职责明确。
这种“一盘棋”的工作格局,有效避免了过去统战工作“上热中
温下冷”的现象,真正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筑牢了党在基层的群众基础和执政根基。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的工作为我们完成全年任务奠定了坚实
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更是全镇
所有统战干部、统战成员辛勤付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党委、
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认清形势把握要求,在时代变局中找准统战工作新方位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统战工作面
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所处的历史方
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某些重大变化,
越是变化大,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这
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国际国内形势看,统战工作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当前,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不
确定性明显增加,各类风险挑战层出不穷。对内,我国正处于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
展格局的任务艰巨繁重。XX 县和 XX 镇也同样面临着经济结构
优化、财政增收压力、城乡融合发展等一系列深刻挑战。在这样
的背景下,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统一战
线作为凝心聚力的强大法宝,其“最大政治”的功能愈发重要。
我们必须通过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把更多的人团结在党的周围,
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起应对挑战、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
从社会结构变化看,统战工作的时代内涵更加丰富。随着经
济社会发展,社会阶层结构、组织形态、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
变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青年一代、留学
归国人员等群体不断涌现,他们思想活跃、诉求多元,日益成为
推动创新创造、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这对我们的工作提出
了新的更高要求。统战工作的对象不再是固化的几个方面,而是
动态变化的广阔领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