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者眼中的湖州”座谈会上的讲话:记者
眼中的我们 我们眼中的记者
各位记者朋友、媒体朋友,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高兴,我们邀请来了相关媒体的朋友,
一起“看见湖州、共话发展”。首先,我代表湖州市四套班子,
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并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我们衷
心感谢大家这些年来对湖州这座城市的持续关注,衷心感谢大家
对湖州改革发展成效的宣传报道,衷心感谢大家对湖州宣传事业
的鼎力支持!
这些年,我们都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湖州的关注度、知
名度、显示度、美誉度在不断提升。特别是今年,恰逢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 20 年,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把目光聚焦到
湖州,将湖州的好经验好做法放在了头版头条、置顶,让湖州上
了“热搜”,出彩又出圈。所以,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考虑,要
召开一次座谈会,把记者朋友们请过来,致以诚挚的谢意,听听
大家笔尖下、镜头里的湖州故事,并通过你们让湖州的声音传播
得更远、让湖州的形象更加立体、让湖州的影响更加广泛。
刚才,常务副市长向大家介绍了湖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14
家媒体的记者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大家讲得都非常好,听了
之后,很有收获、很受启发。从大家的发言中,我感受到一种相
信,就是大家对湖州的相信。不是因为看见才相信,而是因为
相信才看见。大家选择把镜头对准湖州、把话筒交给湖州,这
本身就是对湖州的信任。我感受到一种情怀,就是大家作为记者
的职业情怀。大家有的深入一线,传递民生温度;有的扎根基层,
挖掘平凡故事;有的奔赴现场,记录时代变迁。这些都源于大家
对职业的热爱,让我们看到了新闻工作者的深厚情怀。我感受到
一种力量,就是新闻媒体的力量。发生不等于记录,记录不等于
揭示,揭示不等于推动。大家的每一篇报道、每一次发声,都传
播了正能量、塑造了价值观,这是一种推动社会有形进步的无形
力量。在大家交流的基础上,我想和大家交流 3 个方面:
一、记者眼中的湖州,是“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生动呈
现
20XX 年,央视给我们湖州量身定制了一条广告语“在湖州
看见美丽中国”,这句话成为了湖州的城市名片。这些年,大家
明显感受到,湖州的这张金名片越来越响亮。我认为,很重要的
一点就是广大媒体记者不遗余力地挖掘、宣传和报道。我们认为,
一座城市的魅力,往往需要一个清晰的“出口”让外界看见。记
者,就是这样一个关键“出口”,是你们让“在湖州看见美丽中
国”更加立体、更加生动、更加鲜活地展示在外界面前。具体体
现在这么 4 方面:
第一,正是因为记者的解码,让我们对湖州的发展之路更加
自信。前不久,市委宣传部选取了 50 篇各大主流媒体对湖州的
报道,并汇编成册。我们作了个统计,在这些报道中,主标题带
“绿”字的有 19 篇,专门讲到湖州绿色发展模式的有 42 篇。比
如,央视《焦点访谈》用 15 分钟报道湖州“两山”实践,其中
讲到“湖州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上稳步
前行”;《光明日报》组织采写了许多报道,展现了湖州在乡村振
兴、文明城市创建、对口帮扶等方面的多元发展和积极实践,将
湖州的工作在更广泛范围分享了经验;《经济日报》深入基层一
线,全过程记录企业绿色智造生产线改造,帮我们一起解读湖州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密码;《浙江日报》潮新闻跟着“碳达人”
居民体验垃圾分类、光伏发电自用的日常,记录下“生态身份证”
如何让绿色生活变现为实实在在的奖励,其《自然与经济对话,
人民与时代同行》专题报道,让“幸福湖州”从抽象概念变成了
可感可知的生活场景。这些报道,都向外界解码了湖州逐绿前行、
因绿而兴、绿满金生、以绿惠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也更加坚定
了我们在正确道路上走正确的信心。
第二,正是因为记者的推介,让湖州这座城市的流量更加汇
聚。上周三,澎湃新闻发表了一篇报道叫《在湖州,遇见生活本
来的样子》,讲述了湖州的生产生活,用烟火气打动人心。底下
网友评论“湖州这座城市总能治愈疲惫”。这样的宣传,能吸引
更多的人到湖州休闲旅居。《人民日报》走进湖州的乡村田野,
亲身感知青年入乡的活力,采写了《青山遇青年·发展谱新篇》;
南风窗深入湖州城乡调研,写下 20 余篇深度报道,从《别小看
了“文明城市”评选》到《20 年,更向青绿深处行》,宣传了湖
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气象;《南方周末》蹲点湖州多个村落近 1
个月,跟着“乡村 CEO”跑项目、与返乡青年聊创业,反复修
改长达 6 个月时间,写下《我见乡村多妩媚,料乡村见我应如
是》,生动展现了“青年入乡”与乡村发展的双向奔赴;东方卫
视在沪苏湖高铁开通时,为了一个火车进站的出镜镜头排练了很
多遍;浙江卫视多次深入一线,详细了解湖州青创新城建设,专
题报道湖州未来大会,等等。这样的宣传,吸引了更多人到湖州
创新创业、逐梦圆梦。正是因为大家的宣传,带动越来越多的人
走进湖州、扎根湖州、创业湖州,湖州的 IP 更加火爆、湖州的
流量更加汇聚。
第三,正是因为记者的跟踪,让湖州的社会治理更加高效。
20XX 年 6 月 24 日,我们开设了全媒体监督《看见》栏目,以
挑刺找茬、连夜整改的方式,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一开始,这
档栏目的推进是很艰难的,但随着各大媒体的跟踪报道,也让我
们更加坚定了要做下去的决心。比如,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社都
曾报道过湖州的“拔刺”行动,并点赞我们“拔掉了老百姓眼中
的刺,在老百姓心中种下了信任的种子”。解码浙江团队长期扎
根湖州、解码湖州,编写《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观察》一书,
其中在第一章就观察了《看见》栏目,讲到“小杠杆撬动社会治
理大效能”。正是因为大家的关注和跟踪,才让我们更有动力做
好《看见》栏目,从而推动湖州开启了一场全员参与的市域治理
创新实践。
第四,正是因为记者的宣传,让湖州全民奋斗的热潮更加澎
湃。这些年,各大媒体聚焦“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
题实践,以专业的视角、鲜活的笔触,记录了湖州党员干部“迎
风奔跑”的担当作为,记录了湖州企业家“敢闯敢干”的创业历
程,记录了湖州老百姓“共建共享”的奉献热情。比如,央视新
闻专题报道,“湖州,实干争先让幸福看得见摸得着”;新华社报
道,“湖州以实干争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瞭望东方周刊》
用《全城追“绿”的样子,藏着最暖的幸福密码》一文,讲述了
湖州全城逐绿的奋斗故事;智谷趋势将镜头对准普通奋斗者,跟
踪鼎力机械的技术工人、“深蓝计划”主理人等群体,用“再小
的奋斗乘以 346 万就是波澜壮阔”的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