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县2025年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专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县 2025 年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专项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县文明城市建设专项工作 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上级有关精神,分析当前我县文 明城市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 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尽锐出战,以决 战决胜的姿态,全力冲刺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刚才, 县创文办的同志传达了上级文件精神,深刻分析了当前形势,并 对下一步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我都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领 会,坚决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的责 任感和紧迫感 建设全国文明城市,是县委、县政府立足 XX 发展全局、顺 应全县人民期盼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自建设工作启动以来, 历届县委、县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一茬接着 一茬拼,我们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环境秩序持续向好,市民素质稳步提升,社会风尚更加文明,为 我们决胜冲刺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县上 下的智慧和汗水,饱含着一线同志们的辛勤付出。在此,我代 表县委、县政府,向所有为我县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作出贡献的同 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文明城市建设 是一场永不停歇的“马拉松”,更是一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 激烈竞争。当前,我们的建设工作已经到了最为关键、最为紧要 的冲刺阶段。这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能否最终摘得,考验着 我们的决心、智慧和能力。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 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建设文明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文明是 现代化城市的鲜明底色和核心竞争力。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直 接关系到其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我们常说“环境就是生产 力”,这个环境既包括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包括和谐有 序、风清气正的人文社会环境。一个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 城市,才能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才能吸引更多优质项目 和高端资本落户。可以说,建设文明城市的过程,就是优化营商 环境、提升综合实力的过程。我们必须把文明城市建设作为推动 XX 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有力抓手,通过城市“颜值” 和“内涵”的双提升,为 XX 未来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第二,建设文明城市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 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 好的生活。文明城市建设的本质,是一项系统性的民生工程、民 心工程。它的标准,涵盖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 从道路是否平坦、路灯是否明亮,到市场是否卫生、秩序是否井 然,再到邻里是否和睦、社会是否安宁。建设的成果,最终要由 全县人民来检验和共享。群众的“表情包”就是我们工作的“晴 雨表”。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为民、惠民、靠民”的理念,把群 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 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城市 发展的每一步都踏在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石上,让全县人民在共建 共享中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三,建设文明城市是提升县域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是一套科学、系统、完整的城市治理标 准。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 是对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阅。对照这套体系找 差距、补短板、强弱项,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城市管理中的深层次 矛盾和问题,倒逼我们不断创新治理理念、完善治理手段、优化 治理模式。从“运动式”突击整治到“常态化”长效管理,从 “部门单打独斗”到“多方协同共治”,从“政府大包大揽”到 “社会全民参与”,这个转变的过程,就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契机,把文明城市建 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做在平常,真正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 科学化、智能化,全面提升 XX 的治理效能。 同志们,形势逼人,任务催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先 进地区相比,与测评体系的标准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 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一是“硬件”设施仍有欠账。 一些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老化破损问题还比较突出, 道路坑洼不平、管线杂乱无章、“飞线充电”等现象屡见不鲜。 部分农贸市场功能布局不合理,环境“脏乱差”问题尚未得到根 本性解决。停车场、公共厕所、无障碍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数 量和质量仍有待提升。二是“软件”管理仍需加强。城市精细化 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乱停乱放、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等“城市顽 疾”时有反弹。部分市民的文明习惯尚未养成,随地吐痰、乱扔 垃圾、闯红灯、不文明养犬等不文明行为依然存在。三是“常态” 机制仍未健全。一些部门和单位还存在“重突击、轻常态”的思 想,工作热情和力度呈现“脉冲式”起伏,长效管理机制没有完 全建立起来。部门之间协同作战的“一盘棋”思想树得还不够牢, 存在推诿扯皮、合力不足的现象。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必须啃下 的“硬骨头”,必须攻克的“娄山关”。全县上下务必立即警醒起 来、紧张起来、行动起来,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 迫感,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奋斗姿态,全力以 赴投入到这场攻坚战中。 二、聚焦重点,对标补短,以决战决胜之姿打好建设攻坚战 距离最终大考的时间已经不多,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 标导向、结果导向,紧紧围绕测评体系的各项指标,拿出“绣花” 功夫,下足“精微”之力,一项一项抓达标,一分一分“抠”到 位,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一)聚力攻坚,全面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优美 的环境是文明城市的“面子”,也是群众幸福生活的“里子”。必 须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对城市环境进行一次“大扫除”“大 整治”。 一要着力净化市容环境。要全面落实“路长制”“网格化” 管理,将责任分解到人、落实到岗。城管、环卫等部门要加大巡 查和保洁力度,确保主次干道、公共场所全天候干净整洁。要开 展专项行动,彻底清理卫生死角、建筑垃圾和“牛皮癣”小广告, 做到发现一处、清理一处、处罚一处。要加强对沿街商铺“门前 三包”责任制的督导落实,形成共管共治的良好局面。 二要着力规范市场环境。农贸市场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 要窗口。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要牵头负责,对照标准,对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