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X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这次扩大学习会议,主要任
务是深入学习领会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聚焦“筑牢网络意
识形态安全防线”这一时代课题,进行专题学习和研究部署。刚
才,XX 同志围绕新时代网络舆情处置的挑战与策略,作了系统
深入、内容详实的辅导报告,报告视野开阔、分析透彻,既有理
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对做好全市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处置工
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下面,结合今天的学习和当前工作实际,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从政治高度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极
端重要性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事关党的
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当前,
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面对
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交织激荡的复杂环境,网络空间已成为
各种社会思潮、利益诉求、文化观念的集散地和放大器,其态势
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人心向背。
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前所未
有。从外部看,一些西方势力利用其技术优势和话语霸权,持
续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价值观念输出和舆论舆情攻击,妄
图“扳倒中国”。从内部看,网络空间中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
义、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潮沉渣泛起,一些自媒体、网络平台为博
取流量,不惜制造噱头、传播谣言、激化矛盾,严重污染网络生
态。特别是随着算法推荐、深度伪造等新技术的发展,信息茧房、
群体极化、技术滥用等问题日益凸显,舆论“燃点”更低、“爆
点”更多,给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严峻挑战。
面对这一形势,任何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懈怠情绪都是极
其有害的。全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站在确保党长期执政、
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要坚持从政治上看网络意识形态、
从政治上抓网络舆情处置,把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管理权、话语权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和含糊。
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不仅要守住物理疆域的“寸
土”,更要守住网络空间的“寸屏”,确保这块最大变量成为事业
发展的最大增量。
二、树牢底线思维,从被动应战转向主动防范构建全链条风
险防控体系
过去,一些部门和单位在应对网络舆情时,往往习惯于“事
后救火”,舆情发酵了才去处置,问题闹大了才去解决,工作十
分被动。这种“鸵鸟心态”和“消防员模式”在瞬息万变的网络
时代已经完全行不通。实践反复证明,网络舆情可防可控,关
键在于能否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变被动为主动。
构建全链条的风险防控体系,是实现从“事后处置”向“事
前预防”转变的根本路径。这个体系要贯穿风险的监测、研判、
预警、处置和复盘全过程,形成一个闭环管理的责任链条。
第一,要建立健全“前端”监测预警机制。要充分运用大数
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整合各部门、各县区、各平台的信息
资源,建立一个覆盖全市、分级分类、灵敏高效的网络舆情监测
网络。要将监测触角延伸到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本地论坛、
兴趣社群等各个角落,对涉及我市的敏感信息、负面言论、风险
隐患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监测不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责任的落
实,要明确各单位、各部门的主体责任,确保监测工作不留死角、
不存盲区。
第二,要打造专业精准的“中端”分析研判能力。面对海量
的网络信息,要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专业队伍,能够快速、
准确地对舆情信息进行甄别和研判。要区分是一般性的群众诉求、
情绪表达,还是有组织的恶意攻击、谣言炒作;是孤立的个体事
件,还是具有普遍性的苗头倾向。通过精准研判,科学评估舆情
的性质、烈度、走向和潜在风险,为后续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要
坚决杜绝把所有负面信息都看作“洪水猛兽”,也要防止把危险
的信号当作“无关痛痒”,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要形成协同高效的“后端”闭环处置机制。舆情处置
不是网信部门一家的事,而是需要全市“一盘棋”协同作战。要
巩固好以舆情为先导的问题发现和直达主要领导的问题处置等
工作机制,确保重要舆情信息能够第一时间直报、主要领导能够
第一时间掌握。对于研判确认的重大风险,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由宣传、网信、公安、信访以及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组成工作专班,
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线上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表明态度、澄清
事实;线下要迅速核查情况、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要严格落实
《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对因重视不够、
应对不力、处置不当导致事态升级、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肃追
责问责,真正切断风险向舆情、舆情向重大事件转化的链条。
三、遵循传播规律,以快制快以强制强牢牢掌握网络舆论斗
争的主动权
网络舆论场是一个讲究时效、追求真相、崇尚共情的空间。
在舆论斗争中,谁掌握了先机,谁就掌握了主动;谁赢得了民心,
谁就赢得了最终胜利。应对网络舆情,必须遵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