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
民书写了“两大奇迹”新篇章,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
庄大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深
刻揭示了“人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根本性地
位,为中国式现代化找到了根本力量、指明了价值方向。深入阐
释这一重要论断的核心要义、重要价值与实践路径,对推进中国
式现代化、为人类现代化事业贡献中国智慧意义重大。
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
化”,“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现代
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系列重要论述
表明,现代化绝非“物的堆砌”,而是聚焦“人的发展”的系统
性工程,所有经济增长、技术革新、制度完善,都要围绕“人”
展开、由“人”驱动、为“人”服务,以“人”的思想观念、能
力素质、权利保障的全面升级为最终标志。
人是现代化的根本动因——以“人的能力升级”驱动各领域
的现代化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
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现代化是“人”主
动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动力源于人在需求、能力、
权利等维度的现代化进阶。人的生存、发展和精神需求是各领域
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动因,随着物质生活改善,人民需求从“物质
文化需要”转向“美好生活需要”,为满足人民“更稳定的工作、
更优美的生态环境”等诉求,我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与生态文明
建设,催生绿色能源、智慧环保等新产业。人的劳动技能提升、
协作方式升级是产业现代化的核心动力,从手工劳动到智能制造,
本质是人类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数字劳动”的历史
性跨越。人的权利意识增强推动制度现代化。新时代我国颁布实
施民法典,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制度完善,保障更多人能
够平等参与国家治理、公平享有现代化成果。
人是现代化的最终目的——以“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统领
各领域的现代化方向。现代化的核心目标不是“物质丰富”本身,
而是“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党要锚
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努力实
现物质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生态宜人,让现
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物质现代化的目
的,是让人摆脱贫困、获得更安全的居住环境、更便捷的生活条
件,本质是保障人的生命权和生存权,如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让近 1 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过上全面小康的生活;教育现代化
的目的,是让人获得知识、提升思维能力、实现自我价值,本质
是促进人的能力全面提升;文化现代化的目的,是让人摆脱传统
偏见、获得精神自由,本质是尊重人的精神需求与个性发展;
社会现代化的目的,是夯实人的发展底线与制度保障。
人是现代化的核心标尺——以“人的现代化程度”检验各领
域的现代化成色。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实现现代化,不能只看物质
指标,更要看“人”的现代化发展程度,即人的观念、素养、权
利是否与现代社会相匹配。观念层面,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等是
否被打破,人是否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民主、自由、
平等、法治等现代意识,这是社会从传统转向现代的核心标志;
能力层面,人是否具备现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活动能力,
如适应数字化时代要求使用智能设备、理解数字信息的能力,适
应现代民主政治和社会建设要求通过投票、监督等方式参与公共
事务与社会治理的能力等,这是个体融入现代社会的基础;权利
层面,民众是否享有现代社会赋予的各项权利,这是制度现代化
的“人本标尺”。
2.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并非抽象的价值宣示,而是
习近平总书记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人类现代化历史经验以及中
国式现代化实践需求作出的科学判断,具有重要的理论、历史与
现实价值。
对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创造性发展。马
克思恩格斯虽未明确提出“人的现代化”概念,但通过阐释人的
本质、异化劳动、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等命题,形成了人的自由
全面发展理论,为“人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源泉。马克思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
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
点明确了“人的现代化本质是具体社会关系的优化”。据此,马
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形态始终与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社会
关系内在同构,从“对人的依赖”到“对物的依赖”,本质上都
是社会关系对人的发展的制约;而“人的现代化”,正是逐步突
破依赖关系,获得“自由个性”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
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
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
候,才不再是理想。他们将“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
“人的现代化”的终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中国式现
代化实践,将“人的现代化”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位置,强
调“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让现代化始终围绕“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展
开。
对资本主义现代化“人的异化”困境的历史性超越。在人类
现代化进程中,西方资本主义率先开启现代化进程,但“以资本
为中心”的内在逻辑,导致其始终无法消除“资本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