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中心组理论学习安全生产专题发言材料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中心组理论学习安全生产专题发言材料 同志们: 根据本次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安排,下面,我围绕安全生产这 一主题,结合我镇实际和近期学习思考,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一切 工作的底线和红线。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至上、生命 至上”,要求我们“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工 作”。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矛盾风险的凸显期, 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传统风险与新型风险交织叠加。从 我县的情况看,截至今年 10 月底,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 故 X 起,造成 X 人死亡、X 人受伤,事故起数与去年同期基本 持平,但死亡人数同比仍处于高位。尤其是在建筑施工、道路交 通、工贸企业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依然突出,容不得我们有丝 毫麻痹和懈怠。 面对挑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抓好安全生产,既是必须 扛起的政治责任,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对我们 党员干部初心使命和能力作风的直接检验。我们必须坚持系统思 维,以“高之又高”的认识、“足之又足”的功夫、“紧之又紧” 的责任,三位一体、协同发力,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全镇社会大局稳定。 一、把安全生产的认识提得高之又高,筑牢“生命至上”的 思想防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 了工作的力度和成效。我们必须彻底摒弃“说起来重要、做起来 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杜绝“不出事就是没问题”的 侥幸心理,将安全生产的认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站在“两个至上”的政治高度来深刻认识。安全生产最 大的政治,就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每一次安全事故的警 钟,敲响的都是对生命的警示。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漠视生 命、违章蛮干的行为,都是对人民的犯罪。作为乡镇一级的领导 干部,我们离群众最近,对群众的安危感受最深。抓安全生产, 就是抓民生、抓稳定、抓发展,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最直接、最现实的体现。我们必须始终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把“安全第一”的理念熔铸于魂、内化于心,在作决策、上项目、 抓生产时,首先要问一问安全不安全,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 首位,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 (二)立足“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精准审视。安全是发 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一个地方如果安全事故频发,不 仅会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更会严重破坏营商环境,动摇 投资者信心,阻碍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 可以说,安全生产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 “晴雨表”和“试金石”。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镇正处于 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阶段,各类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安全生产的风险点、危险源也在增多。我们必须将安全生产工作 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坚持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 发展良性互动,以安全促发展,以发展保安全,为我镇的经济 社会发展营造长期稳定的安全环境。 (三)基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全局高度来系统把握。当前,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 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安全生产领域的风险, 已成为影响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次重特大事故,其 冲击波和破坏力绝不局限于事故本身,它可能通过网络发酵,引 发社会信任危机;可能造成供应链中断,影响区域经济稳定;甚至 可能被外部势力利用,成为攻击我们制度的借口。因此,我们必 须树立大安全观,从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战略 全局出发,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 思维,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确保我镇在复杂多变的环境 中行稳致远。 二、把安全生产的功夫下得足之又足,夯实“防患未然”的 工作根基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安全生产工作来 不得半点花架子,必须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我们要以正 在深入推进的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总抓手,将各项措施 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一)功夫要下在源头管控上,做到“防之于未萌”。“祸患常 积于忽微”。绝大多数事故的根源在于风险辨识不清、隐患治理 不力。我们必须把工作重心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一 是强化规划准入。在新项目引进、园区布局、企业选址时,必须 把安全作为硬性前置条件,严格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 对高风险项目坚决说“不”,从源头上杜绝“带病”运行。二是 深化隐患排查。要彻底改变“运动式”、“被动式”排查,建立健 全“专业检查+企业自查+全员排查”的常态化机制。要聚焦我镇 的重点行业领域,如小微企业园区的消防安全、建筑工地的脚手 架和临边防护、小化工和危化品使用单位的存储管理、道路交通 的“两客一危”等,开展“过筛子”“起底式”的排查。对排查 出的隐患,要建立台账,落实责任人、整改措施、完成时限和应 急预案,实行销号式闭环管理,确保隐患“清零”。三是提升本 质安全。要鼓励和引导企业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特别是加大对 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等高风险领域的技改投入,从根本上降 低安全风险。 (二)功夫要下在过程监管上,做到“管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