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报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全会精
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新篇章
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胜利完成“十四五”主要
目标任务、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
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发
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在新征程上
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
本遵循。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推动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是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取得决定性进展的纲领性文件。今天,我就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
四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县实际,与大家交流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我们要从历史、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
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这次全会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
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一)全会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
位,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
总部署。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
中,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将通过“十四五”到“十
六五”3个五年规划来完成,“十五五”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
要地位。回望“十四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
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世纪疫情严重冲击和一系列
重大风险挑战,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
阶,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县域作为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关键支撑,承载着统筹城乡发展、促
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使命。展望“十五五”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阐
释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重大问题,为分
阶段有步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把脉定向。对我县而言,“十五
五”时期同样是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抓住时
间窗口,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
县域担当、贡献县域力量。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据
统计,2024年我国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国GDP的40%,千亿县数量
已增至62个,百强县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
了全国约十分之一的GDP。县域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纽
带,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阵
地,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平台。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推进县
域高质量发展,不仅关乎本地百姓福祉,更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
设全局。
(二)全会深入分析“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
刻复杂变化,为我们准确判断形势、科学谋划发展提供了重要依
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
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这要求我们必须更好地把
握危与机、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关系,更加积极有为地应对
挑战、推动发展。一方面,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在危机中育
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大国关系牵动
国际形势,国际形势演变深刻影响国内发展。虽然县域经济受外
部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但产业转移、市场需求、资金流动等方面
仍会受到波及。我们更要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
争,勇于面对各种风险挑战,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
松,牢牢掌握发展的战略主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
势,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县域具有承上启下、沟通城乡的战
略位置,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要发挥好我
国独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
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这“四大优势”,立足县域资
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推进特色化发展,以自身工作的确
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奋力开创县域现代化建设新局
面。
(三)全会全面部署“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
标和重大战略任务,擘画了新征程上续写两大奇迹新篇章的宏伟
蓝图。在把握“十五五”时期基本定位和我国发展阶段性要求的
基础上,全会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兼顾系
统全面和突出重点,统筹积极有为和切实可行,从七个方面明确
了未来5年的主要目标。特别是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
发达国家水平”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
志,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全会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
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分领域部署了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牵引、驱动、支
撑作用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明确
了实践路径。对县域而言,这些战略部署既是工作指南,也是行
动纲领。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切实把中央的决策意图、目标要
求、重大举措、工作重点贯彻落实好,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
展上下功夫,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上见实效,在保障改善民生上
出实招,更好地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二、毫不动摇遵循“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原则
这次全会提出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不断深化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的重大成果,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要结合县域
实际,在实践中切实做到“六个坚持”。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县
级党委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的“一线指挥部”。我们必须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持续用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
动,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
护”的高度,把党的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要加
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充分
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健全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机制,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把党的政治优
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二)坚持人民至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
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县域是最贴近群
众的治理单元,群众的急难愁盼最直接、最具体。我们要始终站
在群众立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滚动实施民生实事项
目,用心用情解决群众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
实际困难。要健全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深入开展“走基
层、解难题、办实事”活动,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
有所盼、我有所为。要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完
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平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让
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坚持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质的有效提升和量
的合理增长”为表现特征,其中新型工业化是核心驱动力,新型
城镇化是重要战略支点,乡村全面振兴是重要保障,共同富裕是
根本目标。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
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
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
业基础,按照“一县一业”精准定位,集中资源培育1-2个主导
产业,打造具有辨识度的产业集群,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要统
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
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勇争先、作表率。
(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县域
改革的重点在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增
强发展内生动力。我们要坚持对标先进、学习先进,持续推进营
商环境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农村综合改革等重点领域改
革,进一步彰显改革的牵引和突破作用。要深化“放管服”改
革,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
次”,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深化农村
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农村发
展活力。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勇于创
新,为改革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
(五)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优势所在。县域各类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既有国有企业,也
有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
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
活力。要深化国企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
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落实促进
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加强市场
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推动形成既“放得活”又“管
得好”的经济秩序。
(六)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
的保障。县域是安全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既要防范化解经济金融
风险,又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还要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
们要更加注重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树牢总体国家安全
观,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安
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要完善应急管理体
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
力。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机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加强食品药品安
全监管,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要以高水平安全保
障高质量发展。
三、扎实推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地落实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关键在于结合实际抓好
落实。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全面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力谋划实施好“十五五”时期
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我县落地生根、开花结
果。
(一)坚定不移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是县域发
展的物质基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抓住产业发
展这个“牛鼻子”,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做大做强主
导产业。产业是县域经济最基础的造血干细胞,强县域必须强产
业。我们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
商则商、宜游则游,集中力量培育壮大1-2个主导产业,形成产
业集群效应。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准对接重点企业、重点项
目,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要强化产业
链思维,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
安全水平。要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
务,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和集聚效应。二是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
级。传统产业是县域经济的基本盘,新兴产业是县域经济的增长
点。我们要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推动产业数字化
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要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运用新技
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
链。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革机遇,超前布局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未来产业。要促
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
生活性服务业,构建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