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城市特色发展新动力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
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
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
慧城市。”今年 7 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了当前和
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转变城市发展动
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等重要原则。这为我们推动现代化
人民城市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因地制宜、着眼长远,通过精准定位
特色优势、系统转换发展动力,推动城市发展从“拼规模”
转向“拼内涵”、从“重速度”转向“重质量”,走出一条中
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城市发展就像一场“马拉松”,是一个持续向前、分阶
段推进的过程。当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
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
效为主的阶段。传统城市发展动力日渐式微,粗放外延式的
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同时,过去依靠投资拉动的增长路径带
来“千城一面”、产业趋同等现象,容易导致资源分散,制
约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和潜力。
站在我国城市发展重要转折的历史方位上,转变城市发
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
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城市工作领域的生动体现。这不
是权宜之计,更不是简单“补缺”,而是关乎城市内涵式发
展、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变革。我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城
市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发展水平、基础条件等各不相同。
各具禀赋的城市,立足本地资源特色与功能定位,强化创新
驱动,注重特色发展,就能在深层次变革中开辟高质量发展
新空间,以比较优势培育发展“胜势”。
比如,从城市规模看,大城市可更加注重功能提升,强
化标杆引领、深化协同辐射;中小城市可着力培育特色产业,
实现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可加强特
色优势互补,提升整体效能。又如,从地方特色看,历史文
化深厚的城市,具备发展文旅融合、打造文化消费新场景的
优势,可通过培育文化 IP、塑造沉浸式消费体验,推动文化
资源向产业动能转化;拥有完备制造基础和产业集群的城市,
可聚焦关键领域、强化链主企业牵引,构建产业创新生态;
处于交通枢纽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