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0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0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 1月 10日在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 次会议上 河南省人民政府代省长尹弘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 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 2019年,是中原更加出彩历史进程中极不 平凡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 3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 议河南代表团审议,9月亲临河南视察工作,在郑州主持召 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把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确定为重大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 记对河南发展的高度重视、对一亿河南人民的亲切关怀, 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温暖。一年来,在中共河南省委领 导下,全省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 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 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 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应对风险挑 战,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平 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突破 5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7%以上;财政总收入突破 6000亿元,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041.6亿元、增长 7.3%;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增长 8.6%左右,实现了“三个同步”“三个高 于”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扩需求稳增长,经济保持平稳运行 扩大有效需求。围绕补短板、惠民生、增后劲,优化 投资环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生态环保、公共设施、医 疗卫生、教育事业等投资增长 2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 长 8%左右。郑万、郑阜、商合杭高铁河南段开通运营,南 阳、平顶山、周口三市进入高铁时代。总里程超 1000公里、 总投资超 1000亿元的 15个高速公路“双千工程”项目全部 开工,新建成通车高速公路 367公里。加快引江济淮、小浪 底南北岸灌区等十大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出山店水库建设 青电入豫工程顺利实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以 上,文化、旅游、健康、养老、育幼、体育、餐饮等领域 消费快速增长。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施降成本 30条措施,全年为企 业减负 960亿元以上,其中减税降费超过 850亿元。返还困 难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资金 35.4亿元。加强实体经济要素保 障,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长 16.4%、居全国前列。搭建 专门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省级金融服务平台,实现贷款发放 550.2亿元,其中 67%为纯信用贷款。优化土地供应结构, 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21.6万亩,高质量发展用地需求得到较 好保障。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稳定民 营企业预期,民间投资较快回升。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一 批重大制造业项目建成投产,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 长 7.8%左右。 (二)着力推动转型升级,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关停煤电机组 168万千瓦,淘汰煤 炭过剩产能 1064万吨。深入实施制造业智能、绿色、技术 三大改造,工业技改投资增长 53%。加快 12个重点产业转 型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8%、13%左右,社会物流总额增长 8.7%,旅游总收入增长 18.5%。地方级税收收入增长 6.9%,工业效益持续改善。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智能装备、智能传感器 等十大新兴产业,中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阿里巴巴和海 康威视等企业区域总部相继落地,黄河牌鲲鹏服务器首批 产品下线。郑州信息技术服务等 4个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5G网络在超高清视频、智 慧医疗等领域开始应用。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锂离 子电池等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 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 5个和 2个百 分点左右。 (三)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发展短板加快补齐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 问题,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统筹推进产业 扶贫、金融扶贫、交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生态 扶贫等政策落实,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贫困地区农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民平均增幅。改造农村危 房 10.6万户,933个贫困村饮水安全得到巩固提升。“十三 五”易地扶贫搬迁 26万人入住任务全面完成,黄河滩区居 民迁建 20万人安置区基本建成。全年实现 68.7万农村贫困 人口脱贫、1169个贫困村退出,14个贫困县有望如期脱贫 摘帽。 持续强化污染防治。突出大气污染治理,全面开展散 乱污企业、散煤和散尘污染治理,严格落实控尘、控煤、 控车、控油、控排、控烧措施,实施工业企业深度治理项 目 3.1万个,完成“双替代”取暖改造 209万户,PM2.5年 均浓度 59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浓度 96微克/立方米, 完成年度控制目标,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全面落实河长 制、湖长制,消除城市黑臭水体 35处,水环境质量稳中向 好。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加 快建设森林河南,完成造林 435万亩。加强生态功能修复, 实施南太行地区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开展矿山综合整 治。强化河道采砂监管,推广应用机制砂,采砂秩序得到 规范。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超前预判,主动出手,精准 “拆弹”,分类处置重点领域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 范化解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困难企业 风险稳妥化解,网络借贷机构有序退出市场,非法集资新 发案件持续下降,重点领域风险总体可控,守住了不发生 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四)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国企改革三年攻坚任务顺利完成, 国有企业产权、组织和治理结构改革深入推进,458户破产 “僵尸企业”依法完成处置。“放管服”改革加快步伐, 投资项目审批事项由 59项减至 36项,一般性企业投资项目 全流程审批时限压减至 100个工作日以内,106项涉企行政 许可事项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建成全省一体化在线政 务服务和“互联网+监管”平台,河南政务服务移动端“豫 事办”上线运行,“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到 87%。对省 辖市开展营商环境评价,让市场主体评价政府服务。市场 活力进一步释放,日均新注册企业 1145户。市县政府机构 改革任务全面完成。财税、环保、医疗、综合行政执法等 领域改革稳步推进。 扩大全方位开放。适应国际经贸形势变化,出台稳外 贸增外资促外经政策措施,扩大开放持续推进。郑州航空 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被确定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郑州新 郑国际机场客货吞吐量保持中部双第一,中欧班列(郑州)开 行班次增长 33%,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 20%以上,海铁联 运城市和班列扩容加密。开放平台作用进一步发挥,自贸 区 160项试点任务基本完成,举办第十三届中国(河南)国际 投资贸易洽谈会等系列招商活动,实际吸收外资超过 185亿 美元。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交额增长 48.3%。对外贸易稳步回升,进出口总值增长 3%左右。 培育创新动能。实施超大直径硬岩盾构、燃料电池客 车等 5大创新引领专项,23项重大关键技术面向国内外揭 榜攻关。郑东新区龙子湖智慧岛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国 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顺利落户, 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 室获批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 167家,新建国家级博士 后科研流动站 17家、省级院士工作站 29家,新增高新技术 企业超过 1400家。招才引智“绿色”通道机制进一步完善, 3970名高层次人才在招聘现场直接办理入职手续。 (五)着力统筹城乡建设,协调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出台支持郑 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政策,制定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 郑汴、郑许、郑新、郑焦一体化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加快 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启动编制洛阳都市圈发 展规划。支持各区域中心城市错位发展,强化多点带动。 推动百城建设提质,增强城市承载能力。新建、改造城市 道路 2419公里,开工建设棚改安置房 19.4万套、基本建成 22.7万套,改造城镇老旧小区 576个。改善公共服务,一批 教育、文化、卫生等项目建成投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 到 53.2%左右,提高 1.5个百分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稳定粮食生产能力,新建高标准 农田 590万亩,粮食总产达到 1339亿斤,创历史新高。持 续推进“四优四化”,优质专用小麦、优质花生种植面积 均居全国第一。推进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加快 4个国家级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启动 3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 加大生猪稳产保供力度,生猪生产止降回升。新建、改建 农村公路超过 1万公里,全省所有行政村实现通硬化路、通 客车。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无害 化厕所改造成效明显。深化农村改革,承包地“三权分 置”改革顺利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基本完成。新 型经营主体发展到 28万家。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国粮食交易 大会。 (六)着力惠民生增福祉,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稳定扩大社会就业。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业技 能提升行动,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 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组织各类技能培训 338万人次; 城镇新增就业 138.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3.17%;新增农村 劳动力转移就业 45.8万人,新增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下乡创 业 25.7万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础 养老金最低标准,增加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 养老金,为全省 226万名 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医 保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平均报销比例稳定在 75%左右。残 疾人权益保障得到加强。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实施公共服务能力补短板、强弱 项行动。新建、改扩建幼儿园 1108所、农村寄宿制学校 900所,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加快推进,职 业教育水平稳步提升;扩大和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教 龄津贴和生活补贴的范围和标准,实现农村中小学教师全 覆盖。对符合基本条件、教龄达到一定年限的农村中小学 教师,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直接评聘为中小学高级教 师。农村教师住房和周转宿舍启动建设。建成 50个县域医 疗中心,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省,90%以上疑难 重症可在省内得到救治。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馆,殷 墟甲骨文发现 1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成功举办,长城、大运 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启动。全民健身蓬勃开展,竞 技体育水平持续提升。 办好民生实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年初确定 的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各级共投入资金 509.2亿元,其中 财政资金投入 411.7亿元。全省财政民生支出 7833.8亿元, 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 77%。一些民生短板得到 加强,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深入开展“防风险、除隐患、保 平安、迎大庆”专项行动,持续推进重点行业双重预防体 系建设,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较大事故数“三下降”。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省建设深入推进。持续 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访总量继续下降,信访秩序明 显好转。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雷霆行动”,依 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加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 体系建设,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建设,推进军民 融合,深化双拥工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维护 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 国梦”主题活动,推动完善宗教法规,民族宗教工作进一 步加强。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红十字会、慈善等事 业健康发展。气象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新进展。外事、 港澳、统计、参事、史志、文史、地质、测绘、地震、社 科研究、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全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展现了民族大团结的时代风采 特别是我们以庆祝新中国成立 70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多 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全省人民自信心更加坚定、自豪感更 加强烈、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争做出彩河南人的时代强音 更加响亮! 我们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 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扎实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营造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 的氛围。推进依法行政,强化审计监督,着力建设法治政 府和廉洁政府,持续改进作风,政府自身建设和治理能力 进一步提升。 回顾过去的一年,在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形势下, 我省高质量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中原更加出彩迈出坚实步 伐。成绩来之十分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克 难攻坚、共同奋斗的结果,也离不开中央驻豫单位及社会 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 向全省各族人民,向驻豫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向 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 敬意!向关心支持河南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 友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老 矛盾突出,政府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新发展理念 还没有完全成为行动自觉,创新发展能力有待提升,产业 转型升级任务艰巨,风险隐患不容忽视。污染治理和生态 建设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薄弱环节,优质教育、 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育幼养老服务能力缺口较大。营 商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观念比较陈旧 服务能力不强,服务水平不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仍然突出,消极腐败问题仍有发生。对此,我们一定勇于 直面问题,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 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圆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 意义十分重大。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长期 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相互交织,困难和挑战增多。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 势没有改变。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 有厚实基础、有独特优势、有巨大潜力保持经济持续稳定 发展。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 地区崛起两大国家战略叠加,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 贵机遇。必须坚持用辩证思维看待形势变化,善于化危为 机、危中寻机,变压力为动力,积极稳妥应对复杂局面, 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 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贯彻 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和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 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 抢抓机遇、做强优势、补齐短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 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 合理区间和社会大局稳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 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 绚丽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按保持“三个同 步”“三个高于”原则安排:生产总值增长 7%,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增长 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增长 10%,进出口总值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增长 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 110万 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 5.5%左 右、4.5%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 别提高 1.5个和 2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2.2%左 右,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把创新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创新引领高质量 发展。工作中着重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把创新作为最 强发展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 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河南作为总量超过 5万亿元的经济 大省,不转方式、不换动能,必将陷入环境容纳不下、资 源支撑不住、发展不可持续的困境。我省正处在转换动能 转变方式、转型发展的攻坚期,如同滚石上山、逆水行舟 必须把创新作为发展的支点,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下大 气力补齐创新短板,聚集创新资源,以新技术、新产业、 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催生新的增长点,把实体经济做优做 强做实,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为全省经济社会持 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二是把创新作为提升区域竞争 力的关键。河南要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不仅要看 规模和速度,更要看创新发展的能力,看高质量发展的水 平;不仅要看经济总量增长了多少,更要看企业的盈利能力 增强了多少,看老百姓的福祉改善了多少。必须把创新作 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 要的关键举措,推动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 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更好 创新发展成果赢得区域竞争优势、惠及人民群众。三是把 营造创新氛围作为最重要的发展环境。创新离不开良好环 境,必须着力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坚决消除不 利于创新发展的思想障碍,坚决破除阻碍创新发展的制度 藩篱,坚决推进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有效举措,提升创新的 开放性、便利性、宽松性和包容性,让全社会崇尚创新、 鼓励创业、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创 业人才竞相成长、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让各类创新主体 的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三、2020年重点工作 今年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一)促进经济平稳增 长。积极应对下行压力,把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基本任务, 持续激发有效需求,确保经济行稳致远。 抓项目建设。稳增长、调结构关键是靠项目支撑。聚 焦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 9个领域,统筹实施 8000个左右重大项目,完成投资 2万亿元。建成太焦高铁 河南段,加快建设郑济高铁河南段。启动郑州新郑国际机 场三期工程。高质量推进高速公路“双千工程”。持续推 进“四水同治”,完成前坪水库建设,加快建设引江济淮 等十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南水北调观音寺调蓄工程等一 批重大水利项目。建成青电入豫工程和 6个液化天然气应急 储备中心,开工建设平顶山盐穴储气库等重大工程。启动 实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建设一批河道水系治 理、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等项目。加快 实施重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项目,实现县城以上城区 5G全 覆盖,加快全省 5G商用进程。通过实施重大项目,进一步 强化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能力支撑。 激发消费潜力。河南作为一亿人口的特大消费市场, 优势无可比拟。抓住消费供给侧中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不 足、升级缓慢等突出矛盾,下功夫研究破解不适应消费主 体多样、消费结构升级、消费业态更新、消费模式创新的 体制机制问题,促进消费升级,加快培育强大消费市场。 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增加高品质健康、养老、育幼、体育、 文化旅游服务供给,积极培育信息、时尚、体验、定制、 智能、夜间经济等新兴消费热点,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 完善便利店、社区菜市场等便民消费设施,推动老旧家用 汽车、家电、公交车等更新升级。加强消费领域信用建设 依法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高度重视农村消费市场,以满足基本生活为重点,支持品 牌连锁服务企业向乡村延伸,扩大电商、快递农村覆盖面 让广大农民可以方便快捷地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享受到 高品质的服务。 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把实体经济作为我们发展的 根基,全力以赴服务好支持好。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 策。持续降低企业用电、用水、物流等成本。坚决依法治 理“红顶”协会、垄断中介等向企业伸手要钱行为。扩大 省级金融服务平台覆盖面,持续开展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 务三年行动,着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支持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培育一批“专精特 新”中小企业。全面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建立营商环境投 诉举报和常态化监测服务机制。对坚守主业、技术产品有 优势但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民营企业,政府要主动服务 加强政银企衔接,鼓励共克时艰、共赢共生。建立规范化 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多倾听企业家的意见,多理解企业 家的不易,多帮助企业破难解困,让企业家舒心、安心、 专心于事业发展! (二)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 为主攻方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创新引领,提 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实施十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 在人工智能、新能源及网联汽车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和黄河牌 鲲鹏服务器基地,支持鲲鹏软件小镇建设,吸引集聚一批 “旗舰型”骨干企业。 做强做优主导产业。持续巩固提升装备、食品、新型 材料、汽车、电子信息等五大制造业主导产业优势地位, 稳定产业链基础,提升产业链水平。持续推进豫烟豫酒转 型攻坚,加快电子级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尼龙新材料等 基地建设,推进格力智能制造、通用电气风电设备制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