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构建新格局‍见到新气象——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及当前经济形势研判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及当前经济形势研判 着眼于我国经济发展大局,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总结2020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部署 了2021年经济工作,为2021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 指明方向,提出要求。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近日举办专 题研讨会,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础上,对当前及今后 一个时期的经济形势作出研判,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 献策。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 世界经济衰退和外部压力加大的三重冲击,我国经济发展 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一是经济增长持续向好;二是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 ;三是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四是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 破;五是民生得到有力保障。 然而,进入2021年,我们要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 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国际 方面,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 ,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需警惕其冲击 我国经济向好发展。一是疫情反复及世界经济和政治风险 演变的不确定性;二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宽松政策溢出影 响较大;三是负利率等非常规政策对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 掣肘;四是各国债务负担的影响。国内方面,疫情变化和 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一是疫情反复出现,推升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二是宏 观杠杆率持续攀升,加大资产泡沫风险;三是区域经济发 展分化,地方债务风险聚集;四是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水落 石出,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五是小微企业和个体户 生存艰难,逆周期政策恐难持续;六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不合理,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持续拉低居民消费率。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 既带来一系列新挑战,也带来一系列新机遇。2021年,宏 观政策要保持连续、稳定、可预期。为此,50人论坛建议 :一是坚持改革发力,要意识到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发展问 题,但本质上是改革问题;二是突出科技主导,强化国家 战略科技力量,夯实创新基础;三是完善要素优化,抓住 主要矛盾,促进各类要素高效配置;四是强化底线思维 ,统筹发展与安全,稳妥处置金融风险;五是推动绿色发 展,服务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发挥好金融支持绿色 发展功能。 一、2020年工作总结——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 载入史册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 世界经济衰退和外部压力加大的三重冲击,我国经济发展 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一是经济增长持续向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 元,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3%,成为全球唯 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 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 长6.5%,全年经济呈现V型复苏态势。 二是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经过治理,中国金 融体系重点领域的增量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存量风险得到 逐步化解,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 风险的底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 困县全部摘帽,告别了几千年来历朝历代面临的绝对贫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念已形成共识,我国生态 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三是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 国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科技型 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0万家,高技术制造业 和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7.1%、 6.6%,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3、3.8个百分点。 四是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一年来,从构建更加完 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到自贸试验区扩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 署,我国改革开放实现新的重要突破。2020年中央深改委 部署的50个重点改革任务和其他75个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五是民生得到有力保障。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 人,明显高于9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完成全年目标的 131.8%,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 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与经济增长基 本同步。 二、2021年发展形势——世界经济复杂严峻,我国经 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需要看到,“疫情 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 不牢固。” 世界经济复杂严峻 国际方面,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 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需警惕 其冲击我国经济向好发展。 一是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恢复的不确定性在持续放 大,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中断,会影响中国复工复产的进 程,进而抑制中国经济的复苏。此外,世界经济复苏不稳 定不平衡,容易引发部分国家走向贸易保护主义,加速世 界经济的重组与分裂,并有可能向政治风险演变,部分地 区政治与经济风险加剧,不确定因素增加,恐会发生连锁 反应。 二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宽松政策溢出影响较大。数据 显示,2020年11月末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的资产 负债表比2019年末分别扩张73%、47%和23%,规模和速度 均是史无前例,超过了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水平。各国 释放的巨量的流动性推升了全球的资产价格,加剧了金融 动荡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其对国内传染的风险。发达经济体 的这种超宽松的财政刺激和货币政策可能会产生明显的溢 出效应,加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和跨境资本流动的风险。 三是负利率等非常规政策对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掣肘 。全球主要经济体实施低利率、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情况 下,中国的货币政策难以做到独善其身,易受到外部环境 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会面临两难的处境。 四是各国债务负担的影响。疫情发生以来,一些国家 出现了债务负担加重的情况,杠杆率持续性攀升。未来 ,为避免债务过度膨胀,各国可能会采取的一些财政紧缩 政策,政策退出或收紧的时效度若没把控好,会对实体经 济造成一定冲击。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风险,我 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债权敞口较大,受影响也会更大。 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国内方面,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一是疫情反复出现,推升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疫情 的重复出现,对消费、就业和投资信心等多方面会造成一 定影响。 二是宏观杠杆率持续攀升,加大资产泡沫风险。据估 计,2020年我国宏观杠杆率可达279%,较2019年上升23个 百分点,升幅较大,仅次于2009年35.5个百分点的升幅(应 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为应对疫情冲击,未来我国宏观 政策可能偏向于继续保持宽松,尤其是2021年是“十四五”开 局之年,加之各地政府陆续集中换届,发展的积极性较高 ,一些重大项目和工程即将启动,财政政策支持和信贷扩 张动力较强。这将导致宏观杠杆率进一步攀升,可能带来 阶段性的经济过热、债务不可持续、资产泡沫风险加大等 问题。同时,在这种情况下,把握宏观政策力度和节奏的 难度增大,加大了“政策误伤”发生的可能性。 三是区域经济发展分化,地方债务风险聚集。首先表 现在我国南方和北方经济在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分 化加剧,如东北、华北、西北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乏力 ,人口净流出,部分地区长期实行土地财政,受疫情冲击 ,地方债务不可持续,财政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这些 地方的融资平台和国企的债务水平偏高。此外,由于区域 经济环境优势不明显,一些地方的民企和所在地的房地产 企业资金链开始紧张,违约率上升。另一方面,受打破刚 兑溢出效应影响,违约风险可能从市场扩散到城投平台和 地方国企,地方政府的信用和财政平衡会恶化,可能形成 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 四是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水落石出,可能引发系统性金 融风险。受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影响,银行业不良资产不 断累积,尤其是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由于长期高速扩张,风 险持续积累。同时,大量中小银行在资本补充、资产质量 、拨备、核销、税收待遇以及公司治理等方面存在问题。 另外,受逆周期调节政策影响,2020年大型银行在中小企 业贷款方面增长较快,从中小银行抢走了一些资质较好的 中小企业客户,出现“掐尖”的情况。未来,一旦中小微企业 4万亿普惠贷款还本付息政策和其他贷款应延尽延政策结束 ,一些银行的不良贷款可能会暴露。加之减税降费政策退 出,部分企业利润会下滑,企业违约增加,银行的资产质 量受影响。以上诸多因素导致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暴露压力 加大,可能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 五是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生存艰难,逆周期政策恐难持 续。我国目前中等收入群体有4亿人左右,但同时个体从业 人数达到约1.8亿人,还有大量农民工、私人工商业从事者 ,这些群体受到疫情影响更大,其消费能力的修复时间更 长。从2020年全年看,企业利润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亏损 企业数量和亏损额有所上升,一旦恢复缴纳社保费用,普 惠贷款还本付息延期结束,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又会反弹 ,中小企业更甚。 六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持续拉低居民消费率。通过 国际对比发现,我国宏观和微观的居民消费率明显偏低。 从宏观的消费率看,美国1978年、日本1981年、韩国 1994年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时,居民消费占GDP比例分别 为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