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展示1——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全市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 精神及全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农村 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7年全市农牧业工作 ,安排部署2018年重点工作。 2月3日,市委四届五次全体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市委 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市委、市政府主要 领导分别作了重要讲话,明确了今年全市经济工作及农业农 村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 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两个问题: 一、关于2017年农牧业工作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农牧厅的精 心指导下,市、县区农牧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深度落实市委“433”发展战略,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任务 ,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全市农牧业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 绩,在全省2017年农业重点工作责任书考核中,我市被评为 一等奖,名列全省第一。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稳步推进。2017年,市县区农牧 部门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强化工作措施,农业增加 值、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农产品产量等主要指标均保 持了稳定增长,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一是农民收入持续 较快增长。农业增加值预计达到75.25亿元,增长6%;农村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6385.9元,增长9%。 二是粮食生 产再获丰收。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96万亩,粮食总产达到 107.55万吨,比上年增加1.2万吨,增长1.13%。粮食产量连 续7年保持在100万吨以上。三是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 特色农产品总产量达到367.02万吨,同比增长2.2%。其中 :中药材产量18.22万吨,增长5.93%;蔬菜产量146.35万吨 ,增长1.63%;苹果产量41.86万吨,增长7.11%;茶叶产量 1348吨,增长0.97%;肉蛋奶产量18.46万吨,增长9.82%;水 产品产量2570吨,增长4.9%。四是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 升。农机总动力达到212.36万千瓦,增长2.27%。完成机耕 231.39万亩、机播101.92万亩、机收70.68万亩,农业综合机 械化水平达到31.81%,增长2.95%。 ——农业特色产业开发好中向优。把产业培育作为助推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重要举措来抓,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特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一是产 业结构持续优化。大力发展中药材、马铃薯、蔬菜、苹果、 茶叶、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产业基地面积达到434.81万 亩,其中新增10.5万亩。全市中药材面积达到107万亩、增长 1.4%,蔬菜面积70万亩、增长4.3%,苹果面积72.9万亩、增 长3.7%,茶叶面积17.8万亩,增长4.1%。全市农牧特色产业 总产值达到107.33亿元,增加3.19亿元,增长3.1%。二是畜 牧养殖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33个 ,创建省级示范场3个;新发展规模养殖户575户,规模养殖 户(场)累计达到3930户,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43.3%。以 25个特困片区为重点,积极发展中蜂养殖,养蜂达到30.19万 箱,其中中蜂26.19万箱,增长40.8%。大力发展生态放养鸡 ,共出栏放养鸡536.44万只。全市牧业总产值达到23.37亿元 ,增长5.1%。全市水产养殖总面积达到4.61万亩,渔业总产 值达到1.01亿元。三是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成效突出。“武 都崖蜜” 成功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评审。徽县 “太阳语”蜂场获得“德米特”国际认证,成为全国第一家 通过此体系认证的蜂场。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 ,2017年共申报农产品“三品一标”23个,累计认证农产品 “三品一标”达到271个。组织市内农业企业、合作社参加了 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甘肃农 业博览会等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6个农业节会,参展的茶叶、 蜂蜜、花椒、油橄榄等农产品荣获金奖5项、银奖1项。 ——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认真开展中央环保督察问 题整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积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一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开展 。认真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尾菜处理工作,回收废旧农膜 5951.37吨,回收率达到79.05%;处理尾菜2.9万吨,处理利 用率达到38.3%。大力推进畜牧养殖污染治理,9县区均制定 了畜禽禁养区划定工作实施方案,关闭搬迁规模养殖场10个 ,全面完成了禁养区划定工作。二是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持 续推进。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绿色防控覆盖率 达到25.8%。完成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面积15.1万亩、测土配方 施肥446.3万亩,启动实施了礼县国家级苹果有机肥替代化肥 试点项目和徽县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2017年全市农药 利用率达到37.1%,化肥利用率达到37.3%。三是草原生态保 护全面完成任务。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落实草原禁牧132.05万亩、草畜平衡824.64万亩,全市草 原植被覆盖度达到94.01%。四是水生生物保护区生态环境问 题整改有力。扎实开展省级大鲵自然保护区反馈问题整改 ,由农牧部门主抓4条中央环保督查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并完成销号。强化渔业资源保护,扎实开展水域禁渔执法 行动、鱼类增殖放流活动,水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农业科技服务大步迈进。进一步转变农业科技服务 方式,通过落实农业技术推广、农民培训、示范园建设等措 施,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加强。一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 度加大。引进粮食作物新品种141个,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 136.11万亩;引进蔬菜新优品种103个;建立茶叶、中药材、 食用菌等优良品种繁育基地2300亩;引进良种牛羊猪1.39万 头。完成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面积43.69万亩、 高效农田节 水技术推广面积11.25万亩。二是农业科技培训扎实开展。认 真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结合“三区”科技人才下乡 活动,紧盯农民对科技知识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实 用技术培训,共开展各类培训1289期(次),培训人员 14.58万人(次),发放技术培训资料23.89万份。在徽县新 建养蜂技术培训基地一处,举办了4期中蜂新法饲养技术培训 班,培训中蜂养殖技术能手122人。三是示范园建设深入推进 。把示范点建设作为转变科技服务方式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 ,在全市范围内选定了50个科技示范点,涵盖农牧部门主抓 的9个特色产业,每个示范点都确定了包抓单位、包抓领导和 科技特派员,通过抓点示范,切实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四 是农业信息服务扎实有效。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完 成2017年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工程项目,建成徽县农业物 联网综合管理系统平台,有效提高了农业信息化应用水平。 充分发挥12316短信服务平台覆盖面广的优势,发布灾害预警 、农业实用技术等服务短信60万条(次)。通过微信、微博 等新媒体发布各类农业信息8500余条。 ——农业安全监管措施严格落实。落实监管责任,强化 各项监管措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业安全生产得到有效保 障。一是农产品质量监管不断加强。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 溯监测点20个,新建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监控点)46个 ,市级及6个县区国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项目全面完成 省级验收。开展蔬菜、畜水产品、食用菌、茶叶监测抽检 716批(次),抽检样品67636份,平均合格率达到99.99%。 二是农业执法水平得到提升。积极开展农资专项治理行动 ,累计查处农业违法案件230起,为农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 40.07万元。全年共整顿农资市场1870个(次),查获问题农资 2339.4公斤。市农业执法支队代表甘肃省在湖北武汉参加了 全国农业执法案卷交流联席会议,并做了经验交流发言。三 是农业安全生产监管措施有力。加强农机、农村沼气、渔船 、草原防火、畜禽屠宰等领域的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和遏制 了重特大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市农牧系统累计派出安全 生产专项检查组63个,检查生产经营单位489个,排查治理问 题隐患23项。扎实开展H7N9流感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动物 免疫工作,全市重大动物疫病群体免疫密度保持在98%以上。 2017年,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农业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积极探索破解农业农村 发展难题,进一步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调整,农业农村经济 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实现全覆盖。 市、县区与93个乡镇实现了联网运营,并对其余各乡镇开设 端口,实现了市县乡交易服务全覆盖。全市完成线上抵押贷 款1249笔,发放贷款2.46亿元;产权登记4446笔,涉及面积 3.39万亩;农村产权交易2133笔、18549.99亩,实现交易额 588万元。二是农村土地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9县区农 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省级验收,其中 7县区获得优秀等次,2个县获得良好等次。积极发展适度规 模经营,全市累计流转农村承包土地120万亩,占承包土地总 面积的29.4%。强化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全市实行会 计委托代理的乡镇达到195个、村3201个、代理会计人数达到 245个。制定印发了《陇南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实施意见》,在武都区启动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 作。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快速推进。2017年,全市农民 专业合作社达到12319家,增加4651家,增长60%。新增国家 级示范社2个,总数达到22个;新增省级示范社37个,总数达 到98个;新增市级示范社50个,总数达到305个。认真落实 “合作社+贫困户”脱贫带动机制,全市1365个建档立卡贫困 村已建立合作社3381个,覆盖率达到了100%;有94975户贫困 户已经参与到了合作社,贫困户入社率达到了84.1%。四是休 闲农业稳步发展。依托当地资源,培育打造不同类型的休闲 农业品牌,全市已发展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072个,休闲 农业从业人数达到11235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7605人,带动 农户14755户。筛选上报了“千合农庄”项目村131个。康县 花桥村被农业部评为2017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五是“放管服 ”改革有序推进。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牧部门权责清单,积 极推进简政放权,保留市级行政审批事项8项,合并1项。入 驻市政务大厅统一办理,向社会全面公开,实行免费限时办 结,全年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19件,办结率100%。 2017年,我们克服各种困难,特别是顶住了H7N9病毒疫 情对家禽养殖影响及“8·7”暴洪泥石流灾害造成严重农业 损失的压力,取得了优异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 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农牧厅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的结果 ,是全市农牧部门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全市广大 农民兄弟及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 ,我代表市农牧局向关心和支持陇南农牧业工作的各级领导 、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市农牧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 农民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2017年,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必须清醒认 识到,当前农牧业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从客观来看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仍很薄弱。近些年来,我市农业基础设 施条件虽然得到了改善,但总体仍比较滞后,农业抵御自然 灾害能力不强,农机化、农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严重制 约着全市现代农业发展。二是农产品结构性短缺与保障供给 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目前,我市农产品供需总量基本平衡 ,但存在粮食供需总量平衡与口粮结构性短缺并存、蔬菜供 需总量基本平衡与冬春季节性短缺并存、畜禽产品需求疲软 与部分产品结构性短缺并存的问题。三是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能力不强,带动贫困户增收乏力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民专业 合作社虽然在数量上实现快速增长,但 “空壳社” “挂牌 社”“家庭社”的现象较为突出,助农增收、带动脱贫的能 力还不够强。四是产业“小而全”与实现规模效益之间的矛 盾急需解决。我市农业产业种类丰富,但普遍存在适度规模 经营比重偏小,规模效益比较低,标准化、品牌化步伐比较 慢,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的问题,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低、 成本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五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条较短 、销售渠道不畅、农产品产销信息不对称、好产品卖不出好 价钱的问题,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发展农业新业 态,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 同时,从主观方面讲,我们还存在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缺乏紧 迫感和责任感,在产业扶贫方面力度不够大,创新举措不多 ,在示范点建设上有些县区和单位动力不足、机制不活、层 次不高,在项目实施上有些县区和单位管理不够规范、实施 进度缓慢,在上下衔接上有些县区和单位配合不力、推托严 重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 断加以解决。 认真分析当前形势,农业农村工作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 展机遇。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作为七 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全局出发、着 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决策部署。同时 ,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就意 味着国家将在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等 方面作出制度性安排,真正向“三农”倾斜。中央农村工作 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亲自参加会议并分别作重 要讲话,尤其是习总书记提出“八个坚持”的“三农”工作 新要求,为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市农村工作会上 ,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都分别安排农业农村工作,这充分体现 了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面对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的艰巨任务,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含金量很高的农业 扶持政策,特别是1000亿元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和500亿元 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的出台,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 资金支撑。对此,我们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从战略和全局 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积极组织干 部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习 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引领指导我们农牧业工作实践,不 忘初心、埋头苦干,以敢死拼命的精神状态,以更加扎实的 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推动我市农业全面升级、农 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谱写新 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二、关于2018年农牧业工作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 局之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做好农牧业各 项工作,意义特殊、责任重大。全市农牧业工作总体思路是 :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践行新发展 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为统揽,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推进农业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改革创新、科技创新、工作创新,推 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发展新主体、新产 业、新业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 体系,进一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主要目标是:农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增长11%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98万吨以上,肉蛋奶 总产量达到18万吨以上,水产品产量达到2600吨以上。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扶贫产业培育,打赢产业扶贫攻坚战。精准 扶贫精准脱贫是“天”字号工程,产业培育是脱贫攻坚的重 中之重。市、县区农牧部门要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把产业扶 贫作为一项极为严肃的政治任务,围绕构建“4+2”产业扶贫 体系,落实部门职责,全力以赴推进产业扶贫各项工作。一 是落实全省六大特色优势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规划。省农 牧厅制定印发了《甘肃省六大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工作方 案》,并于2月1日召开了全省六大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 动实施方案编制对接视频会议,要求2月10前完成市、县产业 扶贫三年规划,省上的方案已精准到县、乡,市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