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副主任在2025年调研县法院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时的讲话
今天,我们到县法院专题调研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
决策部署,了解县法院在服务企业发展、保护市场主体权益、化解涉企纠纷等方
面的创新举措和实际成效,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共同研究如何进一步发挥司法
职能,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刚才,我们实地察看了诉讼服
务中心、涉企案件调解室、执行指挥中心,听取了县法院的工作汇报,并与部分企
业家代表、法官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总体感到,县法院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
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下面,我讲三点意
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大意义
(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任务。党的十
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多次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
境”“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
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
境”。省委、市委也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优化营商环境作出具体部署。县法
院作为司法机关,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极端
重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上
来,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优作风,为全县乃至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
保障。
(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市正处于
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攻坚期,民营企业贡献了60%以上的GDP和80%以
上的城镇就业,但受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需求收缩等因素影响,企业普遍面临
融资难、回款慢、纠纷多等现实困境。一个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
商环境,既是吸引央企国企布局区域总部、头部民企扩大投资的"强磁场",更是激
活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催化剂"。县法院作为审判机关,要
充分发挥司法"定分止争、促推治理"的职能作用,既要依法严惩合同诈骗、商业贿
赂等破坏市场秩序犯罪,又要妥善审理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案件,通过"办理
一案、治理一片"推动建立亲清政商关系,让法治成为县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三)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是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法治化营商环境
建设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市场主体的"用户体验"上。县法院要牢固树立"人人都是
营商环境、案案都是试金石"的理念,将司法为民宗旨贯穿执法办案全周期:在立
案环节推行"涉企案件当场立、网上立、自助立"三立服务,在审判环节建立"1名法
官+1名法官助理+1名调解员"的专业审判团队,在执行环节创新"活封活扣+信用修
复+执行和解"组合拳。特别是对涉企执行案件,既要采取纳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
费等强制措施形成执行威慑,又要对暂时经营困难但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慎用查封冻
结措施,通过"放水养鱼"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让企业和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
受到"办事不用求人、办事依法依规、办事便捷高效、办事暖心舒心"的法治温度。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提升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质效
(一)强化司法保护,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一是要严厉打击涉企犯罪。依
法惩治侵犯企业财产权、知识产权以及破坏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重
点打击商业贿赂、串通投标、合同诈骗等犯罪活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二
是要强化产权保护。坚持平等保护原则,依法审理涉企民事、行政案件,妥善处理
企业破产、股权纠纷、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让
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三是要加强执行工作。加大涉企案件执行
力度,用足用好强制执行措施,及时兑现企业胜诉权益,同时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
念,灵活采取“活封活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