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食品生产监管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食品生产监管工作推进会,主要
任务是总结今年上半年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
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
刚才,几个县区的同志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市局的同志也提出
了具体的工作要求,我都赞同,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
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准确把握当前食品生产安全形势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每一位市民身
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头等大事,也是我们必须坚决扛起的重大政
治责任。今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
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这一核
心目标,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全市食品生产领域的安全形势总
体保持了平稳向好的态势。
上半年,我们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开展了一系列
专项整治行动。特别是在食品小作坊的生产安全质量提升行动中,
我们不仅加大了监管力度,更注重帮扶引导,推动了一批小作坊
改善生产条件、规范生产流程,实现了从“生存”到“发展”的
转变。在社会高度关注的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综合治理上,我们
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对“超范围、超限量”等
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市的食品安全监
督抽检工作有序推进,各项指标正稳步向我们年初设定的目标迈
进,力争到年底实现全市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 98.5%以上的
目标。这一系列的工作,为维护我市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作出了
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食品安全
监管一线的全体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在肯定
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食品生产安全的基础
还不够牢固,风险隐患依然存在,监管工作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必须用最清醒的头
脑、最敏锐的眼光,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主体责任落
实仍有“温差”。部分食品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对食
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淡薄。在
日常管理中,存在原料采购查验不严格、生产过程控制不规范、
出厂检验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一些企业负责人重生产、轻管
理,重效益、轻安全,在安全投入上能省则省,在隐患整改上能
拖则拖,这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是我们食品安全最大的潜在风
险。二是重点难点问题治理尚需“加力”。食品添加剂的“两超
一非”(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
问题,尽管我们年年讲、月月抓,但依然是顽瘴痼疾,在一些领
域和环节时有发生。这背后既有不法分子利欲熏心、铤而走险的
原因,也反映出我们的监管手段和技术支撑还有待加强。此外,
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的食品小作坊、小摊贩,由于其数量多、
分布散、底子薄,依然是监管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高发地带。三
是监管能力建设存在“短板”。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不断涌现,
网络销售、直播带货等模式给传统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的
监管方式有时还停留在传统的人海战术,智慧监管、信用监管等
现代化手段应用得还不够广泛和深入。基层监管力量相对薄弱,
专业人才缺乏,检验检测设备和快速筛查技术配置不足,这些
“软件”和“硬件”上的短板,制约了我们监管效能的进一步提
升。四是社会共治格局构建仍未“成型”。虽然我们一直在倡导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但目前来看,政府监管的“独角戏”色彩依
然浓厚。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发挥不充分,消费者和新闻媒体的
监督作用有待进一步激发,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的宣传和落实
还不够到位,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尚未完全形成。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警惕,绝不能掉以
轻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坚
持问题导向,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和精准有效的措施,坚决把这
些短板补齐、把这些漏洞堵上。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全面提升食品生产监管工作水平
做好下半年的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必须紧扣国
家层面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
聚焦核心任务,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
求突破。
(一)以风险防控为核心,坚决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
安全风险是动态的,我们的监管也必须是动态的、精准的。必
须把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作为贯穿全年的主线工作来抓。一要实现
风险排查“全覆盖”。各县区局要立即行动起来,组织精干力量,
对我市所有的食品生产企业,无论大小、无论类型,开展一次拉
网式、地毯式的“全覆盖”风险隐患排查。排查要深入到企业的
每一个角落,重点检查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检验、贮存运
输等全链条环节,确保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不留下任何一个死
角。二要推行清单管理“闭环化”。在排查的基础上,我们必须
建立起“三张清单”:风险清单、整改清单和责任清单。风险清
单要详细记录发现的每一个风险点及其等级;整改清单要明确每
一项问题的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和验收标准;责任清单要将整改
责任压实到具体的监管部门、监管人员和企业负责人。这三张清
单要实行动态更新、销号管理,形成“发现—登记—整改—复查
—销号”的闭环管理模式,确保所有问题都得到彻底解决。三要
实施分级监管“精准化”。监管资源是有限的,必须用在刀刃上。
要全面推行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管理,根据企业的静态和动态
风险因素,科学评定 A、B、C、D 四个风险等级。对不同等级
的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策略:对风险最高的 D 级企业,要作为
重点监管对象,实施最严格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