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县委政法委员会2025年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县委政法委员会 2025 年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 总结 2025 年上半年,*县委政法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 会精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紧扣“举旗帜、聚民心、 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立足政法机关“维护国家 安全和社会稳定”主责主业,将意识形态工作与政法业务深度融 合,着力筑牢思想防线、守牢舆论阵地、凝聚奋进力量,为全县 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现将 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意识形态“主心骨”,让政治引领 更“实”更“深” 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是“讲政治”。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把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 务,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 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一方面,高位推动“制度化”学习。制定 《县委政法委 2025 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明确“每月一 专题、每季度一研讨”的学习机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总体国 家安全观、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内容纳入重点。上半年共组织 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6 次,其中“政法姓党”“意识形态风险防 范”等专题研讨 3 次,班子成员带头撰写心得体会 18 篇,形成 “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学习格局。特别在 4 月“总体国家安 全观”专题学习中,我们创新采用“专家授课+案例剖析+交流发 言”形式,邀请市委政法委国安办负责同志结合“网络舆情应对” “涉法涉诉信访风险”等本地实际案例作辅导,让抽象理论“活” 起来、“实”起来,参会干部普遍反映“解渴管用”。另一方面, 基层延伸“常态化”教育。针对基层政法单位点多面广、干警流 动性强的特点,建立“机关—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学机制。 一方面,依托“政法夜校”“每周一学”等载体,组织乡镇派出 所、司法所、法庭干警开展“微党课”“案例复盘会”,将意识形 态要求融入执法办案、矛盾调解等具体业务;另一方面,组建 “政法宣讲轻骑兵”,由委领导班子成员、业务骨干、退休老政 法组成,深入村(社区)开展“法治课堂进万家”活动,结合 “反电诈”“禁毒”“反邪教”等群众关心的话题,用“方言土语” 讲清“大道理”。上半年累计开展宣讲活动 23 场,覆盖干部群众 6000 余人次,其中在*镇*村宣讲时,针对村民反映的“网络谣 言影响邻里关系”问题,宣讲团现场演示“如何辨别虚假信息”, 发放《网络文明手册》800 余份,切实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服务群 众的实践能力。 从学习效果看,通过“领导带学、个人自学、集体研学、实 践检学”闭环机制,全体政法干部“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进一 步增强,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更坚定、头脑更清醒。但在基层调 研中发现,个别偏远乡镇司法所存在“重业务、轻学习”倾向, 学习笔记存在“补抄应付”现象,这反映出我们在学习督促上还 需再加力。 二、深化阵地管理,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让舆论生态 更“清”更“正” 意识形态阵地是“兵家必争之地”。我们坚持“管建并重”, 聚焦政法领域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精准发力、全域覆盖,坚决防 止错误思潮渗透。 一是严管“传统阵地”,守牢线下防线。加强对县综治中心、 乡镇(街道)调解室、村(社区)法治文化广场等阵地的规范管 理,建立“日常巡查+随机抽查+群众监督”机制。上半年,由委 政治处牵头,联合县委宣传部、县公安局开展专项检查 4 次,重 点排查宣传展板、标语横幅、档案资料中是否存在不当表述。例 如,在 3 月检查中发现*乡司法所外墙标语“依法治国就是一切 按法律办”表述不准确,立即组织整改,更换为“坚持全面依法 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在 5 月对 12 个乡镇调解室的排查中, 清理过期宣传资料 300 余份,规范上墙制度 21 项,确保阵地内 容“零差错”。同时,注重发挥阵地“正向发声”功能,在县综 治中心设立“政法英模事迹展”,集中展示近年来全县涌现的“全 国优秀人民调解员”“最美基层法官”等先进典型,上半年接待 参观群众 1200 余人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激发干警 职业荣誉感。 二是精管“新兴阵地”,把握网上主动权。针对新媒体时代 “人人都是发言人”的特点,重点加强对政法各单位官网、微信、 抖音号等平台的监管。一方面,建立“内容审核+舆情监测+应急 处置”全流程管理机制:内容发布实行“三审三校”(经办人员 初审、科室负责人再审、分管领导终审),重要稿件由主要领导 把关;舆情监测依托“网信*”平台,安排专人 24 小时巡查,重 点关注涉政法“负面舆情”“不实信息”;应急处置制定《政法系 统网络舆情应对预案》,明确“快速响应、分级处置、正面引导” 原则。上半年,共审核各类稿件 460 余篇,拦截违规信息 12 条, 处置涉政法舆情 7 起(均为群众咨询类),均在 2 小时内响应、 24 小时内反馈,实现“零事故”。另一方面,主动“占领”新媒 体阵地,打造“*政法”微信品牌,推出“政法动态”“以案释法” “干警心声”等栏目,上半年发布原创内容 86 篇,其中“法官 的一天”“调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