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2025年选人用人专项整治个人自查剖析材料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2025 年选人用人专项整治 个人自查剖析材料 根据县委关于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整治工作的统一部署,本人 紧扣“严规矩、正风气、强担当”主题,结合自身岗位职责(分 管干部队伍建设、干部监督、档案管理等具体业务),通过学习 文件、谈心谈话、对照检查、征求意见等方式,全面梳理选人用 人工作全流程中的短板弱项,深刻剖析问题根源,明确整改方向。 现将个人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对标要求找差距:从“思想认识”到“实践操作”的全 景扫描 作为县委组织部班子成员,我始终把选人用人工作视为“书 记工程”“政治任务”,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近三年牵头完成科级干部调整 XX 批次、涉及 XX 人次,配合完 成省委巡视、市委巡察反馈选人用人问题整改 XX 项,推动建立 干部政治素质档案 XX 份、动态更新干部业绩台账 XX 册。但对 照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省委《实施细则》 及专项整治“十严禁”“五不准”要求,仍存在“学用结合不紧、 调研深度不足、机制执行不严”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够 到位”。 (一)理论武装的“穿透力”不够到位,导致政策把握存在 “温差” 理论学习多满足于“规定动作”,对新时代选人用人工作的 新要求、新内涵缺乏系统性钻研。比如,今年初参加全省组织部 长专题培训时,虽完整记录了“干部政治素质考察‘五看’方法” “年轻干部‘蹲苗’培养机制”等课程要点,但回到岗位后仅满 足于在部务会上作简要传达,未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具体操作细则。 在参与制定《2025 年县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时, 对“如何将‘两个维护’细化为可量化指标”“如何区分‘担当 不足’与‘能力短板’”等关键问题,仅参考上级文件框架,未 深入研究我县乡村振兴、产业转型等重点任务中的干部表现案例, 导致部分考核指标与基层实际存在“两张皮”现象。个别乡镇组 织委员反映:“考核指标里提到的‘服务群众能力’,具体要看哪 些具体事?是化解矛盾纠纷数量,还是推动民生项目落地?我们 心里没底,只能按‘老经验’打分。” (二)调研核实的“沉下去”不够到位,导致识人用人存在 “偏差” 虽然建立了“日常考察+专项调研+年度考核”的立体识别体 系,但深入一线、贴近干部的频次和深度仍有欠缺。今年 3 月, 在酝酿某乡镇人大主席人选时,我仅查阅了该同志近三年的年度 考核材料、参加了 1 次民主推荐会,便综合提出了推荐意见。后 经巡察组反馈,该同志在 2024 年下半年分管项目建设期间,存 在“对工程质量监管不严、协调解决施工纠纷推诿拖延”等问题, 虽未造成重大损失,但暴露出我在考察中“重材料轻实绩、重汇 报轻走访”的倾向。此外,对“八小时外”生活圈、社交圈的考 察仍停留在“谈话了解”层面,今年 5 月对拟提拔的某县直单位 副职进行家访时,仅询问了家庭成员从业情况、邻里关系,未深 入了解其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朋友圈交往等细节,未能全面掌握 干部“德”的表现。 (三)制度执行的“刚性”不够到位,导致流程规范存在 “漏洞” 虽然制定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办法》《任前审核“三 清单”》等制度,但在执行中存在“重程序、轻实效”现象。比 如,在今年 6 月的干部调整中,某单位因“班子结构优化”需要 补充一名年轻干部,为满足“35 岁以下”年龄要求,考察组在 个别谈话时侧重了解其学历、获奖情况,对其基层工作经历的真 实性核查不够严格——该同志虽在简历中填写“2020-2023 年在 XX 镇党政办工作”,但经延伸核查,其实际在该镇下属事业单 位借调,未完整履行公务员试用期手续。虽未造成“带病提拔”, 但反映出制度执行中存在“灵活变通”心理。另外,干部档案审 核存在“重任前、轻日常”问题,今年 7 月审核某拟晋升三级主 任科员档案时,发现其 2018 年年度考核表“个人总结”部分存 在抄袭上一年度内容的问题,虽及时要求整改,但暴露出日常档 案管理中“定期核查”机制落实不到位。 二、深挖根源溯本流:从“主观意识”到“客观环境”的多 维透视 上述问题的产生,既有能力短板、经验不足的客观因素,更 反映出思想认识、党性修养的差距,需从“三个维度”深挖根源。 (一)政治站位的高度不够,宗旨意识存在“淡化”倾向 有时片面认为选人用人是“组织行为”,更多关注“完成任 务”“符合程序”,对“为谁选人、选什么人、怎样选人”的政治 属性思考不深。比如,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工作中,对“下” 的标准把握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