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纪委监委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
情况报告
形式主义犹如顽疾,严重束缚基层发展活力,阻碍政策落地
生根,侵蚀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整
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县纪委监委始终坚守职责定
位,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多措并举、靶向发力,全力
向形式主义“开刀”,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基层干部轻装上
阵,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报告如
下。
一、多维监督,精准亮剑形式主义顽疾
县纪委监委深知,整治形式主义,精准监督是关键。为此,
我们聚焦基层痛点、难点问题,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
系,让形式主义无处遁形。
在日常监督中,我们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成立专项监督检
查组,定期深入基层一线,围绕文件精简、会议压缩、督查检查
考核规范等重点领域,开展“地毯式”排查。通过查阅文件资料、
会议记录,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基层减
负工作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例如,在检查某
镇文件收发情况时,发现存在同一内容文件重复印发、文号混乱
等问题,监督检查组当场责令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
育,要求其严格落实文件精简要求,提高发文质量。
针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我们开展专项监督。聚焦乡村振
兴、民生保障、项目建设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重点整
治在工作中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过度留痕、层层加码等
形式主义问题。在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中,我们发现个别村在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为迎接上级检查,过度追求形式,在短期
内大规模铺设草坪、修建景观设施,却忽视了实际使用效果和群
众需求,造成资源浪费。县纪委监委迅速介入,对相关责任人进
行严肃问责,并督促整改,确保乡村振兴工作务实推进。
同时,我们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监督渠道,提升监督
效能。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设立基层减负举报专区,广
泛收集群众反映的形式主义问题线索。群众可通过手机扫码、网
络留言等方式,随时举报身边的形式主义问题,实现监督“零距
离”。此外,我们还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文件、会议、督查
检查考核等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精准发现异常情况,为监督工作
提供有力支撑。如通过对各部门会议召开次数、参会人员范围等
数据的分析,发现某部门存在会议频次过高、参会人员“陪会”
现象严重的问题,随即对该部门进行重点监督检查,推动问题整
改。
二、显著成效,基层焕发干事创业活力
通过持续深入的整治行动,我县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基层面貌焕然一新。
文件会议大幅精简。严格落实文件精简要求,加强发文源头
管控,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坚决不发,对内容相近、可合并的
文件进行整合。今年以来,全县发文数量同比下降〔X〕%,其
中,政策性文件篇幅平均缩短〔X〕%,切实做到了“精文减
字”。在会议方面,严格执行会议审批制度,能不开的会议坚决
不开,能合并的会议一律合并召开,大力推行视频会议、“套会”
等形式,减少基层干部参会频次和时间成本。截至目前,全县会
议数量同比减少〔X〕%,会议时长平均缩短 X 分钟,让基层干
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工
作中。
督查检查考核更加规范。我们对全县督查检查考核事项进行
全面清理规范,建立年度计划管理和审批报备制度,严格控制督
查检查考核的总量和频次。今年,全县纳入年度计划的督查检查
考核事项较去年减少〔X〕%,且所有事项均提前向社会公布,
让基层提前知晓、做好准备。同时,我们改进督查检查考核方式,
注重工作实绩,减少不必要的台账资料检查,更多地采取实地查
看、随机走访、群众评价等方式,了解工作真实情况,切实减轻
基层迎检负担。例如,在对某镇的年度考核中,考核组通过实地
走访多个村(社区),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民生政策落实、
乡村治理等工作情况,对该镇工作作出客观公正评价,不再单纯
以台账资料的完善程度作为考核依据,得到基层干部的广泛认可。
基层干部负担明显减轻。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过度留
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我们督促各部
门规范工作群和政务 APP 使用,对功能重复、使用频率低的工
作群和 APP 进行清理整合,目前已累计清理工作群 X 个、政务
APPX 个,让基层干部从“指尖”的忙碌中解放出来。同时,减
少不必要的责任状签订和“一票否决”事项,明确基层职责边界,
避免基层“小马拉大车”,让基层干部能够轻装上阵,专注于主
责主业。基层干部普遍反映,现在工作更加务实高效,有更多时
间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形式主义的减少,带来的是工作效率
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
增强。在民生领域,各项惠民政策得到更快更好落实,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