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笃行新思想,精雕细琢新家园——在学习
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会上的发
言
同志们: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在我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
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
涵丰富,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的根本方向、价值取
向、战略导向和实践要求,为我们做好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和行动指南。作为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长,我深感责任重大、使
命光荣。通过深入学习领会,结合我市实际,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与大家交流共勉。
一、深化认识,准确把握新时代城市工作的核心要义与战略
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
民群众新期待”。这深刻揭示了城市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
的战略地位。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的核心要义,切实增强
做好新时代城市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思想领航,锚定人民城市新坐标。深刻认识坚持和加
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城市工作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做好城市工
作的最大优势”。我们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城市工作的全过程、
各方面,确保党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
实处。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
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
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城市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
方向前进。深刻理解“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
根本理念的丰富内涵。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要求我们必须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聚焦
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在优化公共服务、改善人居环境、
提升生活品质上下功夫,让城市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
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刻把握城
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的系统观念。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特征。这要求我们必须摒弃过去粗
放式、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转向更加注重内涵提升、功能完善、
品质优化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城市,尊重
城市发展规律,统筹好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好生产、
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统筹好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力
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规律洞悉,把握转型发展新阶段。深刻把握我国城市
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的重大判断。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
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
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一科学判断,为我们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提供了基本依据。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过去依靠土地
财政、投资拉动的外延扩张模式已难以为继,城市发展动能亟待
转换。这就要求我们主动适应新阶段新特征,将工作重心从“有
没有”转向“好不好”,从“重规模”转向“重品质”,从“外延
扩张”转向“内涵提升”。深刻把握城市发展理念、方式、动力、
重心、方法“五个转变”的实践要求。会议强调要“转变城市发
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
高效;转变城市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转变城市工作重
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
调”。这“五个转变”是推动城市发展转型的路径指引。我们必
须坚决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老办法,牢固树立集约、高效、
绿色、可持续的新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
把治理作为城市工作的重中之重,运用系统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
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努力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三)目标聚焦,擘画城市发展新蓝图。深刻把握建设“创
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宏伟目
标。这六个关键词,精准描绘了未来城市发展的美好图景,是城
市工作的价值追求和努力方向。“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引擎,
要求我们培育新质生产力,激发城市活力;“宜居”是城市发展
的根本目的,要求我们提升生活便利度和舒适度;“美丽”是城
市发展的生态底色,要求我们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园;
“韧性”是城市发展的安全基石,要求我们增强抵御风险、自
我修复的能力;“文明”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内核,要求我们传承
历史文脉、提升市民素养;“智慧”是城市发展的未来形态,要
求我们运用科技赋能治理、提升效能。深刻把握以推动城市高质
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
为重要抓手的战略路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内涵式
发展是城市转型的必然选择,城市更新是盘活存量、提升品质的
关键一招。这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将内
涵式发展理念贯穿始终,把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
能完善、品质提升、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的重要引擎和有力抓手,
久久为功,精耕细作,推动城市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
理增长。
二、精准发力,全面落实中央部署的城市工作重点任务
中央会议部署了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
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具体路径。结合我市作为XX区域中心城市、
老工业基地、历史文化名城的实际,我们必须聚焦关键领域,狠
抓落实,务求实效。
(一)规划引领,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
最大的忌讳”。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着力优
化现代化城市体系。一是强化战略引领,优化空间布局。立足
XX 区域发展定位,着眼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科学编制实施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划定落实“三区三线”。优化市域空间
结构,推动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发展格局,促进 XX 都
市圈协同发展。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增强
县城综合服务功能。二是促进城乡融合,畅通要素流动。坚持城
乡统筹,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基础
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现代文明向乡村辐射。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政策,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
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三是完善交通网络,提升枢纽功能。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
通一体规划,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城市路网结构,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升
XX 港口、机场、高铁站等枢纽能级,强化其在区域乃至全国综
合交通网络中的地位,服务构建新发展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