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市防汛备汛与森林防火工作专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市防汛备汛与森林防火工作专题部署会议上 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部署会议,主题非常明确,任务也十 分紧迫。主要目的就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市面临的防汛备汛与森林 防火的严峻形势,对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再落实。当前,我市正处在“七下八上”防汛最关键的时期,同 时又叠加了夏季高温天气引发的森林火险高危期,可以说,防汛 与防火两条战线同时告急,形势不容乐观,任务艰巨繁重。全市 各级各部门必须立即警觉起来、行动起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 强烈的责任担当,把防汛和防火这两件大事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 头等大事、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安全屏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极端严峻形势,时刻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稳定是硬道理。没有安全稳定的环境, 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我们当前面 临的风险挑战是现实的、严峻的、复杂的,绝不能有丝毫的麻痹 思想和侥幸心理。 第一,要清醒认识气候的极端异常性。根据气象部门的综合 研判,今年我市气候状况异常复杂,呈现出阶段性、局部性、突 发性强的特点。虽然前期降水偏少,但预测进入八月份后,受 高空槽和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我市极有可能迎来 多轮强降雨过程,且降雨落区重叠度高、局部雨强大。这种“前 旱后涝、旱涝急转”的极端天气,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城市 内涝等次生灾害,其破坏力、冲击力可能远超常年。同时,持续 的高温少雨天气已经导致我市林区植被干燥、可燃物大量累积, 森林火险等级持续维持在高位。一旦有火源进入林区,极易引发 重特大森林火灾。我们必须对这种“水火夹击”的风险叠加态势 有足够清醒的认识,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 第二,要深刻吸取历史的惨痛教训。回顾近几年的灾害案例, 无论是国内其他地区发生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还是周边省市发 生的重大森林火灾,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就在去年,XX 地区 因一轮短时强降雨,导致受灾人口超过 10 万人,直接经济损失 近 5 亿元。前年,XX 县的汛期灾害,也造成了近 200 万元的经 济损失。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伤痛和地方发展的重创。 我们必须牢记,任何一次灾害的发生,对我们整个市、对每一个 受灾家庭而言,都是百分之百的损失。我们绝不能让历史的悲剧 在 XX 市重演。必须深刻反思在工作中是否存在短板、漏项,是 否存在责任悬空、措施棚架的问题,真正做到“一地出险、全市 受教”。 第三,要充分看到工作的现实艰巨性。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 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各类生产经营活动日益频繁,这 给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防汛方面,部分老旧城 区排水系统标准偏低,一些山区道路、河道行洪能力不足,地 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防洪工程体系仍存在薄弱环节。防火方 面,林区内生产生活、旅游休闲活动增多,人为火源管控难度加 大;部分林区道路通达性差,一旦发生火情,专业队伍难以快速 抵达。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正视并下大力气解决的现实问题。做好 今年的防汛防火工作,不仅是一场应对自然灾害的硬仗,更是对 我们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对我们干部队伍作风能力的一次重 大考验。 二、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全面落实落细各项防御措施 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 盾,以超常的状态、超常的举措,将各项防御工作抓实、抓细、 抓到位。防汛和防火工作要一体部署、同步推进,确保万无一失。 (一)在防汛备汛上,要做到“三个强化”,构筑坚不可摧 的“铜墙铁壁”。一要强化监测预报与智慧预警。精准的预报预 警是打赢防汛抗洪主动仗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我们要全 面提升现代科技在防汛工作中的应用水平。市应急、水利、气象、 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建立 7x24 小时的滚动会商研判机制,密切监 视雨情、水情、汛情、工情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要提高对短时强 降雨、局地暴雨等极端天气的预报精度。要加快推进我市防汛智 能监测系统的提质扩面,在主要河道、重点水库、城市易涝点、 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关键部位,加密布设智能雷达液位、流速、雨 量等前端感知设备。我们要充分利用“物视联动智能预警”“铁 塔哨兵”等先进技术,将传统的“人防”与现代“技防”深度融 合。要确保我们新修订的《XX 市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真正 落地,优化预警发布和“叫应叫醒”机制,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在 第一时间直达基层、直达一线、直达群众。有条件的地区已经实 现将预警时间提前数小时,应急响应时间从过去的半小时缩短到 5 分钟以内。我们也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通过技术革新,为群 众转移、应急抢险争取最宝贵的“窗口期”。二要强化风险隐患 的拉网排查。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必须在全市范围内 立即开展一次地毯式、无死角的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水利 部门要牵头对全市所有水库、塘坝、堤防、水闸等水利工程进行 全面“体检”,对发现的病险隐患要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限期 整改,实行销号管理。住建部门要重点排查城市地下管网、排水 泵站、立交桥涵等易涝点的防洪排涝能力,对老旧小区的危旧房 屋要利用“智慧医生”等系统加强结构安全监测。自然资源部门 要对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加强巡查监测,在重点部 位设立醒目的警示标识,并逐一落实监测员和应急预案。交通、 电力、通信等部门要加强对所管辖的关键基础设施的巡检维护, 确保在极端天气下生命线工程的安全运行。排查工作必须动真格、 见实效,不能走过场、搞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