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 XX 市委 X 届 X 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
报告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委五届八次全体会议。这次全会的主要任
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考察我省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部署要
求,总结上半年工作,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聚焦
“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开拓进取、担当实干、
奋勇争先,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
展和党的建设目标,确保“十四五”规划顺利收官,为“十五五”
胜利开局打下坚实基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 XX 篇章。
下面,我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向全会作工作报告。
一、2025年上半年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
展稳定任务,市委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省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
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
“咬定一个目标、发力五个突破、聚力八大攻坚”工作思路,牢
牢把握“强作风、促发展”工作主线,凝心聚力、担当作为,推
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坚持稳中求进,经济发展实现质效齐升
我们始终将稳定经济增长作为头等大事,科学统筹,精准施
策,全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
总体平稳,顺利实现“双过半”目标任务。经初步核算,上半年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约 6.9%,增速高于全国、
全省平均水平,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
比增长约 12.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约 5.3%,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指标均实现稳定增长,为完
成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深入实施“869”行动计划,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速提升。新能
源(锂电)产业继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XX 时代、XX 国轩、
XX 公司等重大项目产能有序释放,上半年全产业链营业收入保
持高速增长,向着 2026 年突破 2500 亿元的目标稳步迈进。电子
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链协同发力,XX 经
开区省级 5G 科技产业基地、XX 县国家绿色光源高新技术产业
化基地等平台能级不断提升,产业集群的集聚力和竞争力持续增
强。我们强化项目攻坚,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项
目落地开工、投产达效,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我们注重
运行帮扶和降本增效,深入企业一线解决实际困难,全面落实各
项惠企政策,切实为企业发展减负赋能。
内需潜力持续释放。我们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多措
并举促进投资和消费。在投资方面,我们不断优化政府投资结构,
将有限的资金更多投向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等关
键领域。同时,我们大力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通过项目推介、
政策引导、优化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点
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建设、城市更新、民生工程等领域,民间投资
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在消费方面,我们细化落实提振消费八大行
动,成功举办了一系列购物节、美食节、文旅消费季等活动,发
放消费券超过 8000 万元,有效带动了汽车、家电、餐饮、旅游
等重点领域消费。我们着力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问题,完善城乡
商贸流通体系,发展夜间经济、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消费新场景、
新模式不断涌现,人民群众的消费潜能得到进一步激发。
(二)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动力活力显著增强
我们深刻认识到,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面对发展中的
瓶颈和难题,我们始终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局开路,为高质
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活力。
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我们聚焦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
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稳步实施,预算管
理一体化改革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取得新进展,市属企业市
场化转型步伐加快,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我们主动融入全国统
一大市场建设,破除了一批地方保护和市场壁垒,持续降低全社
会物流成本,努力营造各种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
场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继续深化,土地、劳动力、资本、
技术、数据等要素流动更加顺畅高效。“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
我们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推动政务服务流程再造,“一网通
办”“跨省通办”范围不断扩大,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满意
度显著提升。
创新驱动能力持续提升。我们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
一动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
的技术创新体系。上半年,全市研发经费(R&D)投入强度稳
步提高。我们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新增省级以上企业
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 5 家。我们运用“揭榜挂帅”等机制,
围绕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
实施了一批科技攻关专项。技改升级和“数转智改”成效明显,
我们引导和支持超过 200 家传统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推动超过
500 家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龙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示范
引领作用更加凸显。人才引育工作取得新突破,我们深入实施
“人才强市”战略,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上半年新引进各类高层
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超过 1500 名,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坚
实的智力支撑。
(三)坚持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
我们坚持城乡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管理,深入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
的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我们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系统性开展城市体检,精准查找并着力解
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病”。“好社区”建设全面铺开,通过补
齐基础设施短板、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打造
了一批宜居、韧性、智慧的幸福家园。我们注重历史文脉传承,
稳步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项目,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
记住乡愁。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市容环境、交通秩序、
垃圾分类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城市更加干净、有序、文明。
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我们慎终如始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
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
贫的底线。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有效运行,脱贫人口收入持续稳
定增长。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