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xx 公立医院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体系构建
实践探索报告
在深化医改与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公立医院作为医疗卫生
服务体系的主体,其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的深度融合成为提升治
理效能、保障人民健康的关键命题。xx 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
称“xx 医院”)党委立足“国家队”医院定位,通过制度重构、机制
创新与文化浸润,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业务、业务反哺党建的融
合发展路径。
一、公立医院党建业务融合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一)理论内涵与政策导向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公立医院面临着前所未
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是提升公立医院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党建业务深度
融合有助于凝聚人心、激发活力,促进医院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从政策导向层面来看,20xx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
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
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这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凸
显了党建在医院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二)现实价值与实践需求
从现实角度看,公立医院党建业务融合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实
践需求。从医院发展需求角度出发,在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
环境下,单纯依靠业务发展已难以满足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党建工作能够为医院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组织保障,促使
医院在服务理念、管理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在
凝聚人心方面,党建工作通过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
了医务人员对医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
一处使。在激发活力上,党组织开展的创新创优活动,为医务人
员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从而推动医院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二、公立医院党建业务融合的现实困境与挑战
(一)党建考核与业务考评尚未形成合力
制度机制方面,党建考核与业务考评未能形成有效合力,是
公立医院党建业务融合的一大障碍。目前,许多公立医院的党建
考核和业务考评往往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体系,考核指标、考核方
式和考核结果的运用都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分离的考核体系导致
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联系被割裂,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更倾向于
关注业务考评指标,这使得党建工作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性被忽
视,难以真正融入到业务工作中。
(二)“两张皮”现象导致融合动力不足
在思想认知层面,“两张皮”现象普遍存在,严重阻碍了党建
业务融合的推进。一些医院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对党建工作的重
要性认识不足,将党建工作视为与业务工作无关的额外任务,认
为党建工作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和业务成果,存在重业务轻党
建的思想倾向。这种错误的思想认知导致党建工作在医院中处于
边缘化地位,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支持。
三、党业深度融合体系构建路径
(一)理论武装强根基:构建思想引领新机制
xx 医院党委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创新构建“三维立体”学习体系。纵向建立“党委-党总支-党支部”
三级联动机制,横向打造“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学思想读书
会”“党务干部培训班”等特色平台,开设“新时代经典书橱”,深
度融合“线上+线下”学习模式。通过党委书记领学、专家学者讲
学、支部联学等方式,累计开展理论学习活动百余场次,覆盖党
员干部万余人次。特别是在主题教育期间,创新实施“五个一”工
程(一套学习计划、一堂主题党课、一次建言献策、一次实践调
研、一份整改清单),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
(二)调查研究破难题:建立需求导向新范式
医院党委构建“三全三化”调研机制并将其制度化、常态化,
即全员参与、全域覆盖、全程跟踪,实现调研常态化、问题清单
化、整改闭环化。通过在院内开设“圆桌论坛”“背阴胡同”宣传栏
目和交流平台,聚焦阻碍医院发展的赌点、痛点,从问题根源、
主责部门、解决路径、结果反馈等几方面跟踪报道,打通了患者
就医和员工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开展“五走进”活动(走进临床
科室、走进科研平台、走进教学一线、走进后勤班组、走进学生
宿舍),2024 年累计召开各类座谈会 xx 场,收集意见建议 xxx
条,现场解决问题 xxx 项。建立“问题销号制”和“满意度回访
制”,推动患者窗口服务升级、医保票据自助打印、学生宿舍改
造、住院楼电梯更新、离退休职工关怀等民生工程落地见效,患
者满意度和职工满意度实现“双提升”。
(三)精细管理提质效:创新统筹发展新模式
医院党委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指挥棒,构建“螺旋向上,
四维协同”管理体系。20xx 年定位“精细化管理年”,聚焦“调结构、
促增量”;2024 年定位“高质量发展年”,聚焦“强学科、重任才”;
2025 年定位“质量效益型医院建设年”,聚焦“抓运营、强管理”。
在学科建设方面,实施“高峰学科攀登计划”,推崇内科外科化、
外科微创化、微创精准化,肾脏内科、泌尿外科、皮肤性病科等
学科始终引领国内;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辅助型-青苗型-骨干
型-领型军-战略型”五级培养机制,20xx年至今新增国家级人才x
名;在服务创新方面,打造“x+X”智慧医疗体系,成立数智医学
创新研究中心,互联网门诊量年增长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