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 2025 年上半年工作
总结
2025 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工业和信
息化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
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
全面落实 XX 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我们始
终坚持“工业强市、创新发展”战略不动摇,以“向新而行、向
质图强”为核心导向,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工业
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
XX 实践新篇章贡献了坚实的工信力量。
一、2025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与主要成效
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
市工信系统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工业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持
续向好的强劲态势,多项核心指标在全省位次前移,实现了效速兼
具的“开门红”。
(一)核心指标增势强劲,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5.2%,增速在全省 14 个市州中高
居第 2 位,充分彰显了我市工业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工
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45.5%,增速同样位列全省第 2,为后续
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在全省工业领域重点工作综合评价中,我
市排名跃升至第 5 位,反映出我市工业整体竞争力的系统性增强。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我们致力于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多元化迈进。上半年,
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18%,排名全省第 3,标
志着我市作为传统工业基地的制造业根基愈发坚实。同时,新动
能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
值的比重达到 8.7%,位列全省第 7,产业结构中的“新”意与“绿”
意日益浓厚。这得益于我们对“5+5+X”现代产业链体系的持续
深耕,特别是在高端优势材料、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等
领域的精准发力。
(三)企业主体不断壮大,市场活力有效激发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上半年,我们加大“小升规”企业
培育力度,成功推动 16 户企业新增入规,为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提
供了有力的微观基础支撑。这一成绩的取得,是我市持续优化营
商环境、精准服务企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直接体现,为完成
全年新增 60 户以上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聚焦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夯实产业根基
上半年,我们围绕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精
准施策、重点突破,在产业集群培育、项目投资驱动和技术改造
升级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进展。
(一)强化产业集群培育,构筑区域竞争新优势
我们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产业发展思路,着
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地标。
一是全力推进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XX-XX-XX-XX
有色金属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队,是我省在该领域的重大突破。
我们积极融入集群建设,加强与 XX、XX、XX 等兄弟市的协同联
动,推动建立开放合作、信息共享、产业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
上半年,我们已启动《推进 XX-XX-XX-XX 有色金属国家级先进
制造业产业集群三年行动方案》的编制工作,未来将聚焦产业链
协同创新,以“链主”企业为引领,推动资源开发、冶炼加工、精
深加工及下游应用的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二是加快培育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我市 XX 区新型功能材料
产业集群已成功入围省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以此为契机,我
们正抓紧制定《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
案》,立足我市在稀土功能材料、碳纤维、电池新材料、凹凸棒
石等领域的产业基础,引导产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力争打造全
国具有鲜明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三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我们深刻认识到未来产业是引领发
展、赢得主动的关键。上半年,我们已着手研究并启动《推动未
来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编制工作,瞄准人工智能、氢
能、储能等前沿领域,谋划布局一批具有先导性和带动性的项目,
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
(二)狠抓项目投资与技术改造,增强持续发展后劲
我们将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作为稳定工业增长、推动产业升
级的“生命线”。
一是扩大有效投资。上半年 45.5%的工业固投高增长,来源于
一批重大项目的有力支撑。我们建立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为
项目落地、建设和投产提供全周期服务,确保项目早开工、快建
设、早达效。
二是深化技术改造。我们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将传统
产业的“三化”改造作为存量优化的核心抓手。上半年,我们支
持和引导 XX 集团、XX 化工等龙头企业实施了一系列技术创新
升级项目,例如“XX 炉”等核心工艺的技术革新,不仅显著提升
了产能和效率,降低了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