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乡政府关于2025年上半年移风易俗工作情况的总结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乡政府关于2025年上半年移 风易俗工作情况的总结报告 2025年以来,我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区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决 策部署,将移风易俗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抓手,坚持 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通过系统性制度创新、常态化宣传引导与精细 化服务管理,有效遏制了陈规陋习蔓延的势头,显著减轻了群众的人情负担,培育 了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新风尚。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凝聚改革共识 我乡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移风易俗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充分发挥基 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破旧立新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和组织保障。 (一)创新组织形式,构建干群联动新格局。为精准掌握社情民意,有效疏导 群众思想,我乡创新设立了“群众说事室”,并组建了一支“聊一聊”听事专班。该专班 由乡党总支书记亲自挂帅,发动“两委”干部、德高望重的“五老一新”以及“两代表一委 员”等骨干力量,以“1+1+1”结对帮扶的形式,组建成7个深入村组的“听事”小组。他们 定期走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在人情消费、婚丧嫁娶等方面的困惑与压 力,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方式,宣传政策、化解矛盾,变“政府端 菜”为“群众点单”,极大地增强了政策的针对性和群众的接受度。同时,依托各 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组织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等新生力量参与宣传 活动,形成了全民共治、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二)发挥模范作用,树立党员干部新形象。乡党委定期组织开展移风易俗主 题党日活动,通过集中学习、案例剖析、专题研讨等形式,持续深化党员干部对移 风易俗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我们严格执行《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率先登记 报告制度》,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不仅要管好自己,还要管好家人亲属,带头不大操 大办、不铺张浪费、不收受非亲属礼金,自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在殡 葬改革方面,大力倡导“厚养薄葬”理念,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实行火葬、生态葬等节地 环保的安葬方式,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转变观念,摒弃封建迷信和攀比 浪费的丧葬陋习。 (三)深化融合发展,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我乡坚持在党建引领的宏观框架 下,将移风易俗与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平安建设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通过 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庭院,让群众在优美的环境中感受文明新生活;通过发展 特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从根本上削弱“人情经济”的生存土 壤。这一系列举措,实现了党的建设与乡村治理的同频共振,逐步构建起产业兴 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二、健全自治机制,激发内生动力,深化基层治理 推动移风易俗,关键在于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变“要我改”为“我要改”。我乡着 力于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 督。 (一)激活“一约四会”,夯实群众自治基础。我们指导各村(社区)全面修订 和完善村规民约,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俭办、厚养薄葬、反对浪费、抵制 高价彩礼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条文形式纳入其中,使其成为全体村民共同遵守的行 为准则。同时,充分激活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协会等“四 会”组织的职能。村民议事会负责对村内重大红白事宜进行集体商议;道德评议会定 期评选“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公婆”等先进典型,对不文明行为进行评议曝光;禁毒 协会则结合实际,将禁毒宣传与反对不良风气相结合,共同维护乡村的和谐稳定。 (二)创新理事会构成,破解政策落地难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移风易俗工 作的一个主要难点在于传统观念持有者和相关从业人员的抵触。为此,我乡采取了 一项创新举措:将各村在群众中具有较高声望的丧葬祭祀从业人员、“押礼先生”、宴 席厨师及有影响力的“致富带头人”等群体,吸纳进入红白理事会。这一举措巧妙地运 用了他们的行业“公信力”和人际网络,将政策的“监管者”变为“执行者”和“宣传员”。他 们在承接业务时,会主动向主家宣传婚丧简办的标准和好处,劝导群众遵守村规民 约,有效化解了政策推行中的堵点和难点。据基层反馈,此举极大地提高了移风易 俗政策的群众知晓率和思想认同感,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三)开好“院坝会议”,汇聚群众集体智慧。“院坝会”是我乡密切联系群众、推 进基层民主的重要平台。在移风易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