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中学2025年秋季
开学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好!暑退秋澄,风禾尽起。我们刚刚度过一个紧张而充
实的假期,今天齐聚一堂,召开新学期开学工作部署会,主要
任务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任务、压实责任,为2025年
秋季学期各项工作的高质量起步、高效率运行、高水平发展奠
定坚实基础。刚才,教务处、总务处、办公室等部门的负责同
志分别汇报了开学前的准备情况和新学期的工作思路,各位分
管领导也对各自分管领域的工作进行了细致的部署和强调。大
家的汇报准备充分、思考深入,提出的计划方案务实可行,充
分体现了各位对工作的责任心和对学校未来发展的使命感。在
此,对大家在假期中的辛勤付出和周密筹备,表示衷心的感
谢!新学期、新征程、新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推
动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是摆在全体教
职工面前的重大课题。下面,结合大家的汇报和学校的整体发
展规划,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深刻理解新学期工作的时代背景
与战略要求
谋一域必先谋全局。做好新学期的工作,首先必须胸怀大
局,将学校的发展置于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宏大坐标系中进行审
视和定位。
第一,要深刻领会“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2025年是承上
启下的关键之年。今年1月,国家正式发布了《教育强国建设规
划纲要》这不仅是指导未来十年中国教育发展的总纲领,更是
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纲要明确指出,要将高质量发展作
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作为*省基础教育领域的排头兵,我
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学校的每一项工作、每一次改革、每一份
成绩,都与“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息息相关。我们不能再满
足于已有的成绩,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思考如何
为国家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二,要精准对接“优质均衡”的发展要求。近期,*省
委、省政府印发了《*省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要“提高县域高中办学水
平”和“加大高中阶段学校学位供给”。这预示着,从2025年
起,*省的高中教育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
扩招带来的资源配置、教学管理、质量保障等多重压力。对我
们*校区而言,这既是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更是实现跨越式发
展的战略契机。如何在高位上实现更高质量的均衡,如何在规
模扩大的同时保证内涵的深化,是我们必须破解的核心命题。
第三,要全力冲刺“发展提升”的既定目标。2025年是“十
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
提升行动计划》的交卷之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各项发展指
标,就是对我们工作的刚性约束和量化考核。我们必须对照目
标,逐项梳理,查漏补缺,确保在年底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这要求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麻痹思想,必须以“冲刺”的
姿态和“决战”的决心,抓好新学期的每一天,做好每一项工
作。
二、聚焦核心,精准发力,全面擘画新学期高质量发展的工
作蓝图
方向既明,关键在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校上下必须
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主题,聚焦关键领域,实施精准
策略,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从优秀迈向卓越。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持续深化教学改革,锻造育人新
高度
育人是教育的永恒主题,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所系。新学
期,必须将提升育人质量摆在所有工作的首要位置。一是深化
课程思政,筑牢思想根基。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
观的引领。要继续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创新,同
时,更要将立德树人的理念全面融入所有学科的教学实践中。
各学科组要深入研究本学科蕴含的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教学环
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真正做到“为党育
人、为国育才”。二是聚焦课堂革命,提升教学实效。课堂是
教学的主阵地。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
化行动方案》的要求,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教务处
和各教研组要牵头组织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设
计、跨学科主题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要坚决摒弃“满
堂灌”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运用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教
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批判性思维,切实巩固“双减”政
策成果,将提质增效落在实处。三是强化科研引领,打造特色
品牌。没有科研的教学是浅薄的教学,没有特色的学校是平庸
的学校。过去三年,我们在全体同仁的努力下,取得了省级教
学成果一等奖2项、市级以上科研立项5项的优异成绩,还获得
了3项实用新型教学设备专利,这些成果来之不易。新学期,要
继续鼓励教师们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积极申报更高层次的科
研课题,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力争在拔尖创新人才
早期培养、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前沿领域形成一批
新的、有影响力的教学成果。要让科研成为教学的“助推
器”,让特色成为学校的“金名片”。
(二)以专业发展为驱动,倾力打造高素质“大先生”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
要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来支撑。一是加强系统学
习,提升综合素养。全体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仅要
钻研业务,更要拓宽视野。学校将依据《*省教育厅等5部门关
于推进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精神,完善教师专业
发展支持体系。本学期,计划投入2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师资培
训,重点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化名,组织全
体教师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