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在全市老龄委全会暨养老服务工作电视
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会议全面总结了 2024 年以来全市老龄工作取得的积
极进展,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并对两个重要的实施方
案进行了解读和推动。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总结会、部署会,更是
一次动员会、推进会,目的在于凝聚共识、明确方向,共同推动
我市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再上新台阶。下面,结合大家讨论的情
况,我就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下一步如何纵深推进
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要察势而明,深刻把握老龄事业发展新方位
老龄化不是“洪水猛兽”,而是社会发展进步到一定阶段的
必然趋势,是我们必须面对并积极应对的重要课题。它带来了挑
战,比如社会保障压力、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长等;但更蕴含着
机遇,“银发经济”潜力巨大,老龄产业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
点。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它、如何应对它。我们必须跳出就养
老谈养老的局限,将其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审视和谋划,
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
(一)要认清“时”与“势”,下好战略谋划“先手棋”。当
前,我们正处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
的关键节点。人口老龄化的“时”已经到来,其发展之“势”不
可逆转。这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前瞻眼光,加强战略预判和顶层设
计。不能等到问题成堆了再去解决,而是要未雨绸缪,提前布局。
就像下棋,高手走一步看三步,我们在老龄工作上也要看得远、
想得深,确保我们的政策规划、产业布局、服务供给能够跟上甚
至适度超前于老龄化的发展步伐,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
(二)要统筹“供”与“需”,绘就服务保障“全景图”。老
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简单的
“生存型”向高质量的“发展型”“享受型”转变。我们的工作
重心,就是要从供给侧发力,精准对接和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
样化的需求。不能我们提供什么,老人就只能接受什么,而应该
是老人需要什么,我们就尽力提供什么。要像绘制一幅精细的
“地图”,全面摸清我市老年人群的底数、分布、需求偏好,同
时盘点清楚我们现有的服务资源、供给能力,找准供需之间的差
距和短板,从而精准施策,实现供需有效匹配、动态平衡。
(三)要把握“危”与“机”,培育银发经济“新动能”。老
龄化带来的压力是现实的“危”,但转危为机就能开辟新蓝海。
养老不仅仅是事业,也是产业;“银发经济”涉及服务、用品、
旅游、文化、金融等多个领域,产业链长、辐射面广、带动性强。
我们要善于化压力为动力,视挑战为机遇。以完善支持养老产业
发展壮大的政策体系为重点,结合益阳实际,大胆探索创新,出
台更多实实在在的惠老助企政策,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资
本投入热情,推动养老产业提质扩容、发展壮大,使其成为益
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极。
二、要乘势而进,全力构建养老服务发展新格局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养老服务是老龄工作的核心,
我们要以落实《益阳市“益老益养”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
方案》和《益阳市完善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壮大的政策体系实施方
案》为抓手,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推动养老服务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
(一)要坚持政治引领,把稳老龄工作“定盘星”。做好老
龄工作,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一项重要
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
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国
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老龄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在益阳不折不
扣落地生根。要把老龄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经济社会
发展全局统筹谋划,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
行动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构建起各方协同、齐抓共管的老龄工作
新格局。
(二)要深化改革开放,激活事业发展“动力源”。发展出
题目,改革做文章。面对养老服务领域的诸多难题,唯有通过深
化改革才能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