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 2025 年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
彻落实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
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任务,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
聚共识,以“二次创业”的决心和“背水一战”的勇气,全力推
动我区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
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刚才,区招商办、开发区、X 镇和联合招商先锋一队分别作
了汇报,X 镇、X 镇、X 镇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大家的发言总
结了成绩,也找准了问题,更明确了方向,听了很受启发。会议
还举行了重点项目签约仪式,这批优质项目的落地,为我区的发
展再添新动能。总的来看,今年上半年,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
下,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根据区招商办的报
告,全区累计签约落地项目 98 个,计划总投资额达到 119.28 亿
元,完成了市下达年度任务的 66%;其中,签约项目投资额、
新设项目投资额以及去年签约项目的开工率、实际落地投资额等
多项核心指标均位居全市首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各级各
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奋战在招商一线同志们辛勤付出的
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
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们面临
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招商引资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区域之间的
竞争,说到底是发展实力的竞争,是营商环境的竞争,更是发
展动能的竞争。我们绝不能有丝毫的自满和懈怠,必须深刻反思
我们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比如,我们的一些同志思想观念
还停留在过去,仍然存在“靠优惠换项目”的路径依赖;我们的
招商方式还比较粗放,缺乏对产业链的系统研究和深度耕耘;我
们的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离“全周期陪伴”“系统性护航”还
有不小的差距。正如一份审计报告所指出的,我们个别部门在企
业开办、行政审批等环节,依然存在办理时长过长、甚至超法定
时限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绊脚
石”,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全区上下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
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精神,全面审
视我们的工作,以思想的破冰引领行动的突围。面对新形势、新
任务、新挑战,我们必须因时而变、顺势而为,以全新的理念、
全新的打法,开辟招商引资工作的新境界。关键就是要坚决推动
“五个转变”,牢牢掌握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
第一,推动招商理念之变:从“拼政策洼地”到“拼营商高
地”,以理念之变提升区域核心吸引力。过去,我们习惯于给政
策、给优惠,用“政策洼地”吸引项目。但在今天,单纯的政策
优惠已经不再是企业的唯一考量,一个稳定、公平、透明、可预
期的营商环境,才是最具吸引力的“梧桐树”。正如 X 塑胶科技
有限公司的方利荣总经理所言,他们选择与 X 签约,是基于深
度战略考量,不仅仅是看中政策,更是看中了我们聚焦工业互联
网与高端装备的产业方向,这是与政府共同设计的一道“成功方
程式”。这启示我们,必须彻底摆脱“重引进轻培育”的短视认
知和“盲目跟风无特色”的内卷竞争。我们要牢固树立“人人都
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理念。从区领导到每一位普
通干部,从窗口单位到执法部门,大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都代表着 X 的形象。我们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
来抓,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行政审批效率。相关
研究表明,通过流程再造,政府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限能够压缩至
45 天,社会投资类能够压缩至 30 天,全流程网办率可以达到
94%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对标看齐的目标。我们要让“拿地
即开工”“完工即投产”成为常态,让“保姆式服务”成为标配,
让企业在我们这里办事省心、经营放心、发展安心。我们要打造
的,不仅是政策的洼地,更是制度创新、服务集成、效率领先的
营商高地。
第二,推动招商方式之变:从“粗放零散”到“链式深
耕”,以思维之变强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招商引资不能再是“捡
到篮子都是菜”的粗放模式,必须转向“按图索骥、精准滴灌”
的链式思维。我们要围绕我区现有的产业基础,聚焦陶瓷、食品、
包装印刷、不锈钢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及生物医药、安全应急、
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梳理绘制出我们的“产业树”和“招
商地图”。核心是做强“链主”,延伸“链条”。要深入实施“链
主+链长”双链制,支持像 X 创生不锈钢这样的“链主”企业
发展壮大,通过他们进行以商招商、以链招商。就像有关调研
报告中提到的 X 印务推荐 X 机械入驻,进而带动一批同乡企业
形成“食品机械小工业园”的生动实践一样,我们要实现“引进
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集群效应。要动态更新我们的
“招商清单”,明确补链、强链、延链的重点方向,瞄准产业链
的薄弱环节和关键节点,实施靶向招商。例如,我们引进了总投
资约 12 亿元的 300MW“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正如 X 中
融能投的巫景辉总经理所介绍,该项目不仅自身能产生巨大的经
济效益,首年发电量预计达 3.3 亿千瓦时,实现收益 1.49 亿元,
更能为全区镇村集体经济每年带来超过 1440 万元的稳定收入。
这就是链式思维带来的综合效益,也是我们未来主攻的方向。
第三,推动招商领域之变:从“单点发力”到“多点联
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