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应急管理局关于 2025 年度安全生产治本攻
坚行动推进情况的报告
进入 2025 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国家及 X 省关于安全生产的
重大决策部署,X 市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总抓手,聚
焦深层次、根源性问题,构建并实施了以“清单化、立体化、闭
环化、法治化、多元化”为核心的“五化措施”工作体系。此举
旨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强力推动全市
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截至 2025 年 9 月 12 日,该
行动已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
坚实的安全保障。本报告将对该行动的推进情况、主要做法及成
效进行系统性阐述。
一、强化顶层设计,以责任清单化构建攻坚新格局
安全生产责任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为破解责任虚化、
边界不清的难题,X 市首先从厘清责任体系入手,推行清单化管
理模式,确保各项任务精准到岗、责任到人。首先,构建了纲举
目张的任务体系。依据 X 省、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X 市
印发了《X 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2025 年重点工作任务
清单》,将宏观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行动项。该清单形
成了涵盖“八大行动”并细化为 53 项重点任务的综合工作框架,
针对矿山、危险化学品、工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
领域的突出风险,明确了具体的工作标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
为全年工作划定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其次,健全
了协同高效的组织架构。为强化专业领域的统筹协调与监管合力,
X 市成立了 12 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这些专业委员会由行业
主管部门牵头,整合了相关领域的专家资源和行政力量,形成了
专业引领、部门联动的治理格局。同时,严格落实联席会议、监
督检查、约谈通报、统计分析、信息报送、日常调度及考核评价
等七项核心工作机制,通过制度化的流程保障了信息流转的畅通、
决策部署的科学以及工作推进的高效,确保年度目标任务不仅停
留在纸面,更能有效落地执行。这种系统化的顶层设计,为治本
攻坚行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与制度基础。
二、深化源头治理,以排查立体化筑牢安全防护网
隐患是事故的根源,消除隐患是治本的关键。X 市坚持源头
治理,通过构建多维度、全覆盖的立体化排查体系,力求将风险
发现在早、化解在小。在排查广度上,坚持常态检查与重点管控
相结合。市、县两级监管部门实现上下联动,既有覆盖全行业的
常规性执法检查,也针对高危行业、重点企业和关键环节实施靶
向性、高频次的专项督导。今年以来,全市通过这种拉网式排查,
共发现并推动整治各类问题隐患 12,553 项,对违法违规情节严
重的企业采取果断措施,责令停产整顿 4 户,并将 1 起案件依法
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 13 家责任不落实的企业进
行了公开曝光、警示约谈和联合惩戒,形成了强大的震慑效应。
在排查深度上,注重发挥专家技术服务的支撑作用。X 市邀请了
X 省、市两级的 30 名行业专家,组建专业技术服务团队。专家
团队深入矿山、危化品、工贸等领域的 63 户重点企业,采取“解
剖麻雀式检查、会诊体检式服务、现场教学式指导”相结合的创
新模式,不仅帮助企业查找问题,更注重传授方法、培养能力。
通过此项服务,累计诊断并指导整改一般隐患 1511 项,并成功
发现和化解了 33 项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重大事故隐患。在发动
群众参与上,积极引导企业建立内部“吹哨人”制度。为激发企
业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内生动力,X 市大力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建
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目前,全市已有 1043 户生产经
营单位建立并运行该机制,员工主动报告并经企业核实整改的事
故隐患达到 1236 项,企业为此发放的奖励资金累计达 16.83 万
元。这一举措有效激活了安全生产的“末梢神经”,使隐患排查
的触角延伸到生产作业的每一个环节。此外,在电动自行车、人
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建筑保温材料、城镇燃气等社会高度关注
的领域,X 市开展了“一件事”全链条整治,其中,电动自行车
“带牌销售”的源头管控退出机制,因其创新性和实效性,获得
了国家级专班的宣传与推广。
三、聚焦问题整改,以管理闭环化确保隐患真销号
发现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才是根本。为杜绝隐患整改工作
中的形式主义和“纸面了结”,X 市建立了一套严格的闭环化管
理流程,确保每一个隐患都能得到根治。针对上级督导反馈的问
题,X 市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
觉抓好整改落实。对于党中央、国务院考核巡查组和 X 省安委
办明查暗访,以及 X 省驻点包抓“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