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区网络强村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2025 年全区网络强村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 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网络强村建设工作推进会,主要 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乡村振兴的 战略部署,以及*市网络强市和加快建设*和美乡村的工作要求, 总结前期试点经验,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全力推动互联网赋能乡村振兴和治理迈上新台阶。刚才,区委网 信办的同志介绍了 2025 年数字乡村建设项目的整体实施情况,* 镇*村、*镇*村等五个首批试点村的负责同志分享了宝贵的实践 经验和工作思考,提出了很多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意见建议, 听了很受启发。区农业农村委、区商务委等相关单位也结合自身 职能,谈了很好的想法。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我的思考,再 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深刻领会网络强村建设的时代内 涵与战略意义 数字时代浪潮奔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作为当今时 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正在全面重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乡村,作为我国社会的基本单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 绝不能成为被数字时代遗忘的角落。推动网络强村建设,是顺应 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更是满 足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首先,网络强村是 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强大引擎。当前,我区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 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部分农村地区 依然面临农产品“产销对接”不畅、品牌影响力不强、产业链条 短等现实困境。通过网络强村建设,可以有效利用电子商务、直 播带货、大数据等手段,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将我区的名特优新产品更精准、更高效地推向广阔市场。例如, 我们可以依托千兆网络和智能监测系统,发展“云”果园等智慧 农业模式,不仅能提升生产效率,更能通过网络直销带动村民增 收。这不仅是简单的“上网卖货”,更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农业 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的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升级。其次,网络 强村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创新路径。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 村人口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基层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有效 化解矛盾、精准服务群众、快速响应诉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 要课题。实践证明,数字化工具能为基层治理插上智慧的翅膀。 我区推广的“双网格”治理模式,正是将线上信息网格与线下实 体网格深度融合,打造了“群众点单、网格接单、镇街派单、部 门办单、网格回单”的高效闭环工作机制。这种模式让政策宣传、 民生服务、风险排查等工作能够直达群众“指尖”,打通了服务 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这充分说明,网络强村不仅是技术问题, 更是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最后,网络强村是促进乡 村文化繁荣的有效载体。乡村不仅是物质生产的空间,更是承载 乡土文化、凝聚乡愁记忆的精神家园。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 大力宣传推介村社的特色产业、文化风俗、自然风光,能够极 大地提升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培育本土的“乡土网红”, 用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乡村故事,展示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 貌,不仅能够带动文旅产业发展,更能激发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对 家乡的热爱,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我区在网络基础 设施建设方面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 2024 年初的数据显 示,全区已累计建成开通 5G 基站 3624 个、4G 基站 6590 个, 实现了重点区域 5G 信号 100%覆盖和 322 个行政村 5G 通达率 100%。城市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更是达到了 122.8%。这些 数字背后,是我们推进网络强村建设的底气和信心。我们必须牢 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将已经铺就的“信息高速公路” 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富民路、兴业路、善治路。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提升网络强村建设的质量与 实效 网络强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不能“大水 漫灌”,必须突出重点、精准施策。下一阶段,要紧紧围绕“产 业、治理、安全”三大核心,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确保各项举 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第一,做强数字经济,在激活乡村产业 新动能上实现新突破。核心是“人”和“货”的数字化。一要系 统化培育“乡土网红”队伍。要将“乡土网红”的挖掘培育作为 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这不能仅靠个人自发成长,更 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区委网信办要联合区农业农村委、区商 务委等部门,借鉴我区“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成功经验尽快研究 制定“乡土网红”孵化计划。在对象遴选上,要注重从种养大户、 返乡创业青年、村社干部、非遗传承人等群体中精准选拔,确保 他们既懂农业、又爱农村。在培训课程上,要“量身定制”,既 要包括短视频拍摄剪辑、直播技巧、平台规则等“术”的层面, 更要涵盖农产品品牌故事挖掘、网络法律法规、电商运营等“道” 的层面。在扶持政策上,要整合资源,对有潜力的“乡土网红” 在流量推广、供应链对接、品牌打造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力争 用一到两年的时间,打造一支有影响力、能带货、正能量的“* 乡土网红”队伍,让他们成为我区农产品走向全国的“金牌推销 员”和美丽乡村的“形象代言人”。二要全方位做亮网络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