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集团党委书记在中高层管理赋能及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开班式上的动员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集团党委书记在中高层管理赋能及履职能力提 升专题培训班开班式上的动员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八月的 XX,秋风送爽,海韵宜人。今天,我们怀着同样的目标 和期许,从五湖四海汇聚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相聚在素有“国 企干部培训摇篮”美誉的中国 XX 高级经理学院。在此,我们即 将共同开启 XX 城发集团与 XX 智地联合举办的“中高层管理赋 能及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的序幕。首先,我谨代表 XX 城 发集团党委,向远道而来的 XX 智地的各位同仁表示最热烈的欢 迎!向为本次培训班顺利举办付出辛勤努力的XX智地和中国XX 高级经理学院的各位领导、老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自 XX 城发集团成立三年以来,坚持每 年组织一次外出脱产培训,已经成为我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 动企业文化融合、激发组织活力的重要传统和战略举措。从第一 年的摸索起步,到第二年的深化拓展,再到今天的创新升级,每一 次的集结,都见证了集团的成长与蜕变;每一次的学习,都为集团 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智慧与力量。 而今年的培训,尤为特殊,意义非凡。这是我们首次与战略合 作伙伴——XX 智地这样优秀的央企联合办学。这次合作,不是偶 然的心血来潮,而是双方长期以来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必然结 果。犹记不久前,我们双方共同开展了党建联学活动,以党建为引 领,以协同发展为纽带,共同探索“央地合作”的新模式。今天的 联合培训,正是这一探索的深化和延续,是将“全方位共建、共促、 共享”理念落到实处、推向深处的具体行动。它标志着我们的合 作,已经从业务层面的“项目牵手”,上升到了人才共育、能力共 建、未来共创的“战略携手”新高度。 同时,我们也非常荣幸能够在中国 XX 高级经理学院这样高 规格的平台上进行学习。学院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国家级干 部教育培训基地,与中央党校等共同构成了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 体系的核心。这里深厚的学术底蕴、前沿的教学理念、严谨的治 学氛围,为我们的学习研讨提供了最优质的保障。希望大家能珍 惜这次宝贵的机会,在这里静心学习、潜心思考、用心交流。 下面,结合本次培训的主题和集团发展的需要,我谈三点意见, 与大家共勉。 一、审时度势,深刻领会举办本次培训的重大意义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面 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经济正处在转 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高质量发 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擘画 了宏伟蓝图,二十届三中全会更是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部 署,这些都为我们国有企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 遵循。 聚焦到我们所处的房地产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 变革。过去那种依靠高杠杆、高周转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难以为 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深入人心,市场逻辑、 竞争格局、客户需求都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与此同时,以人工智 能、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正以前所未 有的力量重塑着产业生态。数字化转型不再是一道“选择题”, 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答题”。 身处这样的时代洪流和行业变局之中,我们每一位管理者都 必须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我们是否还习惯于用过去的 经验来应对今天的挑战?我们的知识储备是否足以支撑未来的决 策?我们的能力半径是否能够覆盖跨界协同、生态共建的新要求?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因此,集团党委联合 XX 智地党 委共同举办这次培训,其目的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亟需”上。 第一,这是应对行业变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亟需。面 对行业深度调整和数字化转型的双重压力,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 过去,开放协作、优势互补成为必然选择。XX 城发集团作为地方 国企,深耕区域,对本地市场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资源优势;XX 智地 作为央企劲旅,拥有强大的品牌实力、先进的管理体系和广阔的 全国视野。这次培训,就是要搭建一个深度交流、智慧碰撞的平 台,让我们双方的中坚力量能够坐在一起,共同研判行业趋势,交 流管理经验,探讨创新路径。通过在战略执行、风险管控、精益 运营等方面的经验互鉴,共同探索出一条穿越行业周期、实现高 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为区域乃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 动能。 第二,这是深化央地合作、构建发展共同体的实践亟需。过 去,我们的合作更多体现在具体的项目上。但要实现更高层次、 更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构建起一个更加紧密的“发展共同体”。 人才的融合是战略融合的先导,能力的同频是事业同频的基础。 本次培训,就是希望通过共同学习、共同研讨,促进双方管理团队 在思想观念、管理语言、企业文化上的相互理解与认同,打破组 织壁垒,提升跨企业协作能力,为未来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合作 夯实人才基础和组织基础。我们培养的,将不仅仅是各自企业的 优秀管理者,更是能够站在双方乃至行业发展大局上思考问题、 推动合作的复合型领军人才。 第三,这是锤炼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