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分管零售业务工作中“筑牢共同体意识
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中心组重点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根据中心组学习安排,近期我深入学习了总书记考
察青海、西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论述,
以及《锚定建设金融强国目标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等重要
文章。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筑牢共同体意识”与“推进高
质量发展”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时代命题,不仅为我们指明
了前进方向,更对金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今天,我结合自
己分管的零售业务,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深化思想认识,深刻领会“筑牢共同体意识”的金融内
涵
总书记在青海、西藏考察时,反复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这启示我们,金融工作必须超越单纯的业务视角,站在
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民福祉的高度来谋划。金融是国民经
济的血脉,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建设金融强国,其根本
目标是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
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这与“筑牢共同体意识”在本质上
是高度一致的。
从零售业务的角度看,“共同体意识”至少包含三层金融内
涵。一是“社会责任共同体”。金融机构作为社会资源的主要配
置者,天然肩负着推动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的责任。我们的
服务不能只盯着“金字塔尖”,更要覆盖广大的普通民众,让金融
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金融工作的人民
性,将服务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
点和落脚点。二是“利益发展共同体”。银行与客户之间不是简
单的交易关系,而是唇齿相依、共生共荣的伙伴关系。只有帮助
客户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事业的稳健发展,银行自身才能获得
可持续的成长动力。这种“一体两面”的价值共创关系,是高质
量发展最坚实的基础。三是“安全稳定共同体”。金融安全是国
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益复杂的内外环境下,守住不发生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既是保护银行的生存根基,也是保护千家
万户的“钱袋子”,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每一个从业者都是金
融长城上的一块砖,共同守护着这个安全共同体。因此,将“筑牢
共同体意识”融入零售业务全流程,既是政治要求,也是实现自身
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聚焦主责主业,以普惠金融践行“共同体意识”
总书记强调,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零售业务作
为离老百姓最近的金融板块,是践行金融人民性、构建“社会责
任共同体”的主阵地。我们必须将工作的重心和资源,更多地投
向服务普罗大众的广阔领域。
(一)下沉服务重心,拓展金融服务广度。高质量发展的金融,
必然是覆盖面广、可得性强的金融。我们要坚决摒弃“嫌贫爱富”
的经营惯性,将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和更广泛
的人群。具体而言,要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以网点为基石,构筑
“社区共同体”。要改变过去“坐商”思维,主动将网点打造为连
接社区、商圈、产业园区的“金融枢纽”。我们要持续深化与 XX
区各街道、居委会的常态化合作,将金融知识普及、反诈宣传、
便民服务等嵌入社区治理,把网点建成居民信赖的“百姓银行”。
2025 年上半年,我行已与 XX 个社区签订共建协议,开展金融知识
讲座 50 余场,覆盖居民近万人。二是以科技为引擎,服务“数字共
同体”。针对偏远区域和行动不便的客群,要大力推广手机银行、
线上信贷等数字化工具,打破物理网点的时空限制。同时,要特别
关注“数字鸿沟”,推出“长辈版”APP,在网点设立爱心窗口,提
供一对一的辅导服务,确保老年客群、新市民等群体也能平等、
便捷地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三是以客群为中心,打造“产业共
同体”。围绕本地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长尾客群”,我们
不能简单地提供一笔贷款,而应提供“融资+结算+咨询”的一揽
子综合服务。通过与本地行业协会、专业市场管理方合作,批量
获取客户,精准设计诸如“XX 商户贷”“XX 创业通”等专属产
品,扶持他们成长壮大,形成银行与小微企业共同成长的良性生态。
截至 2025 年 8 月底,我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已达 XX 亿元,年内新
增小微企业首贷户超过 300 户。
(二)创新产品体系,提升金融服务温度。金融服务不仅要有
广度,更要有温度。我们要针对本地区特定群体的特殊需求,设计
和提供更具人文关怀的金融产品。在消费信贷领域,要针对青年
人才、进城务工人员等新市民群体在租房、安家、消费等方面的
痛点,创新推出“XX 安居贷”“新市民消费贷”等低门槛、低利
率的信贷产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在财富管理领域,要改
变过去以产品为中心的销售模式,真正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顾问
式服务。针对工薪阶层,提供稳健的基金定投、储蓄国债等配置
建议;针对中产家庭,提供涵盖教育、养老、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