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主要任
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
全面落实中央、省关于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市
近年来就业创业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
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全市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
阶。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市政府分管
领导、市中级人民法院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人社部
门负责人,各重点企业代表等。刚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市人社局、* 县作了汇报发言,分别从政策支持、资金保障、
工作落实、基层实践等方面介绍了经验做法,讲的都很实在、
很有针对性,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
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就业创业工作
的重大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稳定之基,创业是就业的
重要延伸和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就业是最
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必须抓紧抓实抓好”。
做好就业创业工作,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
系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必
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
任感和使命感。
一是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的必然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就业是人民群众获得收入、改善生活的基本途径,没有稳定
的就业,就没有稳定的生活,更谈不上实现共同富裕。近年
来,我市始终把就业放在民生工作的首位,持续加大投入、
强化措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18.7 万人,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 23.5 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 3.5% 以
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0.3 个百分点。但我们也要看到,全
市仍有 2.3 万失业人员亟待就业,1.8 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
业压力,部分困难群体就业稳定性不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就业需求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用心用情
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
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是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
支撑。就业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经济
发展是就业的基础,只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创造更多
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充分就业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
人力资源保障,激发消费潜力,拉动内需增长。当前,我市
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新能源、新材料、
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
日益迫切。2024 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
15.2%,带动新增就业岗位 1.2 万个,但技能型人才缺口仍
达 8000 余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发展。同时,通过鼓
励创业可以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2023 年全市新
增市场主体 1.5 万户,带动就业 4.2 万人,创业对就业的倍
增效应日益凸显。因此,做好就业创业工作,能够为经济
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和内生动力。
三是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保
障。就业是社会稳定的 “压舱石”,只有人人有活干、有收
入,社会才能和谐稳定、长治久安。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
变,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就业领域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从我市情况看,2024 年全市化解过剩产能涉及职工3200 人,
虽然通过转岗培训、再就业帮扶等措施实现了98% 的再就业,
但仍有部分人员面临就业困难;此外,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
每年有 1.2 万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寻找工作,就业市场竞争
日趋激烈。如果这些群体的就业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不仅
会影响其家庭生活,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我
们必须把就业创业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全力
以赴做好各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客观总结成绩,准确把握当前就业创业工作的形势
与挑战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各项就业创业政策落地见效,工作取得
了显著成效。
(一)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我们始终把扩大就业作为首要目标,通过推动产业发展、
扶持企业稳岗、鼓励灵活就业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宽就业渠
道。2021 年至 2024 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 18.7 万
人,年均增长 5.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达 23.5 万人
次,年均稳定在 5.8 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
3.5% 以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0.3 个百分点,在复杂多变
的经济形势下保持了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特别是在 2023
年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及时出台了稳岗返还、社保减免、以
工代训等政策,帮助 2300 余家企业稳定岗位 8.7 万个,为
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创业带动效应凸显,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我们坚持把创业作为带动就业的重要引擎,不断优化创
业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2021 年至 2024 年,全市发
放创业担保贷款 42.3 亿元,扶持 1.8 万人自主创业,带动
6.5 万人就业;建成市级以上创业孵化基地 32 个,入驻企
业 1200 余家,带动就业 3.2 万人。* 区通过打造 “创业孵
化产业园”,整合政策、资金、场地等资源,累计孵化创业
项目 230 个,带动就业 1500 余人,被评为省级创业孵化示
范基地;* 县依托特色农业资源,鼓励农民创业,发展家庭
农场 560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890 家,带动 2.3 万农村劳
动力实现就近就业,创业带动就业的 “乘数效应” 得到充
分发挥。
(三)政策体系日益完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我们不断健全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关于进
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的若干措施》等 23 项政策文件,形成了覆盖就业创业全过
程的政策支持网络。在就业服务方面,建成市、县、乡、村
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开展 “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
等专项服务活动 150 余场,提供就业岗位 45 万个,达成就
业意向 12 万人次。2024 年,我们创新推出 “互联网 + 就
业服务” 模式,搭建线上就业服务平台,累计发布岗位信
息 8.7 万条,线上求职人数达 15 万人次,让群众足不出户
就能找到工作。在技能培训方面,2021 年至 2024 年累计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23 万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 15 万
人次,城镇失业人员培训 5 万人次,劳动者就业能力明显提
升。
(四)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有力,民生底线不断筑牢
我们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
点群体就业,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就业帮扶。在高校毕业生
就业方面,实施 “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