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X 区产业楼宇和产业社区专题会议上的讲
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产业楼宇和产业社区专题会议,主要任务
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区楼宇经济和产业社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
挑战,全面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效与不足,系统部署下一阶段
的核心任务和关键举措。刚才,XX 街道、区委组织部、区发改
经信局等单位分别从不同角度作了汇报和表态发言,讲得都很好,
既有对过去工作的深入思考,也有对未来发展的清晰谋划,听了
以后很受启发。总的来看,前一阶段,全区上下围绕产业楼宇提
质增效和产业社区创新治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
值得肯定的阶段性成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向奋战在产业发展
一线的全体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楼宇和社区是产业集聚的基石。推
动产业楼宇与产业社区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
乎城市能级、产业生态和区域竞争力的战略问题。我们必须站在
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对于 XX 区加快建设中央
创新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极端重要性。下面,我讲三点意
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的“为何抓”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发展楼宇经济、建设产业社区作为推动
经济转型升级、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抓手,取得了一系列突
破性进展。可以说,XX 区的产业承载能力、要素集聚能力和品
牌影响力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是“硬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空间得到极大拓展。我们坚
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地标性、高品质的产业楼宇拔
地而起。目前,全区已建成投用的商务楼宇超过 280 幢,总建筑
面积突破 2200 万平方米,为各类优质企业和高端产业的入驻提
供了广阔的空间载体。特别是“税收亿元楼宇”和“税收十亿元
楼宇”的数量持续攀升,楼宇单位面积产出效益不断提高,成为
了我区财政收入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以 XX 科技大厦、XX 新宸
中心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建楼宇,凭借其现代化的设计、完善的配
套和专业的运营,已经成为吸引高端要素的“强磁场”。
二是“产业链”持续优化,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我们坚
持“一楼一特色、一园一主业”的产业组织理念,引导楼宇和社
区聚焦细分赛道,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在 XX 新城
中央商务区,金融服务、高端中介、总部经济已经形成强大的集
聚优势,入驻企业超过 5000 家,汇聚了超过 5 万名行业精英。
在 XX 智慧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蓬勃
发展,我们于今年初成立了注册资本达 1 亿元的“XX 区人工智
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要集中资源,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
制高点。全区去年全年落地 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达到 24个,
引进了包括海洋风电研发总部在内的总部型项目 56 个,产业的
“筋骨”愈发强健。
三是“软环境”不断提升,治理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我们坚
持党建引领,将党的组织体系和服务网络延伸到楼宇、覆盖进社
区,产业社区党委的战斗堡垒作用日益凸显。通过建立企业急难
愁盼问题破解机制、部门多跨联动机制和社会多元参与机制,我
们努力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方位、零距离的精准服务。从政策
咨询、人才招聘到融资对接、市场拓展,一系列组合式服务举措,
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稳定了发展预期,营商环境的“金字
招牌”越擦越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比如,部分老旧楼宇功能陈旧、业态低端,转型升级的步伐还不
够快;部分产业社区存在产业定位模糊、同质化竞争的问题,“特”
和“专”的优势尚未完全形成;我们的服务体系在精细化、专业
化、品牌化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与头部企业的期望和先进
地区相比仍有差距。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下一步工作中必须着力
破解的难题。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城市之间的竞
争已经从过去拼政策、拼资源,转向拼产业生态、拼创新浓度、
拼治理效能。产业楼宇和产业社区正是这三大要素的最佳结合点
和集中体现。抓好这项工作,就是抓住了 XX 区未来发展的“牛
鼻子”,就是为中央创新区建设注入了最强劲、最持久的动能。
全区上下必须统一思想、提高站位,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实的举措,
全力推动我区产业楼宇和产业社区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明确路径,聚焦重点,精准解答新征程上的“如何抓”
推动产业楼宇和产业社区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
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精准施策。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央创新区
“1+5”推进格局,突出产业思维、生态理念和社区化服务,全
力答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社区高效能治理这份时代答
卷。
第一,要以“产业生态”为核心,重塑空间发展的顶层逻辑。
我们不能再简单地把楼宇看作是“水泥森林”,把社区看作是企
业的物理集合,而是要将其打造成为一个要素齐全、循环畅通、
自我进化的“热带雨林”式产业生态系统。一是要做实产业规划。
要围绕中央创新区明确的产业细分赛道,对全区每一幢重点楼宇、
每一个产业社区进行精准的产业画像,明确其主导产业、辅助产
业和未来产业。要坚决杜绝“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粗放式招商,
建立项目准入评估机制,确保新引进的项目符合我们的产业定位,
能够与现有企业形成协同效应。二是要强化产业链招商。要围绕
龙头企业,系统梳理其上下游供应链、左右岸生态链,开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