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X 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文章精
神,结合我区实际,研究部署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刚才,我们
集中传达学习了相关精神,这对于我们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
新征程上推动 XX 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下
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传承历史根脉,在砥砺奋进中筑牢思想根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近期,习近平总
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纪念活动总结报告时发表了重要讲
话,思想深邃、意蕴深远。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
我们从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当前和今后的
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一,要从历史昭示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回望百年党史,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浴血抗战的苦难辉煌,
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
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
的坚强领导,有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中华民族才最终赢得
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入新时
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
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
舵,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全区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
意义,将其作为最根本的政治原则和政治规矩,不断增强“四个
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
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二,要从伟大精神中赓续红色血脉的时代内涵。伟大的抗
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我们克服
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我们 XX 区作为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沃土,先辈们在艰
苦卓绝的斗争年代,展现了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这
种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一脉相承,是我们必须代代传承的红色基
因。当前,我区正处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的
挑战和机遇前所未有。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其转
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要将历史自信转化为攻坚克难的行动
自觉,面对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硬骨头”,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要把爱国情怀融入到建设家乡的实干担当之中,以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把全部心血和智慧倾
注到为人民谋幸福、为 XX 谋发展的事业中来。
第三,要从优良作风中汇聚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历史的接
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中。我们要把传承弘扬伟大精神与锤炼过硬
作风紧密结合起来。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担当作为的优良作风,
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区上下要聚焦区委提出的加快
打造“XX 范例”的宏伟目标,把抓落实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一线、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思所盼,
解决企业所急所难。要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确
保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把工作成效
作为检验作风的唯一标准,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激励
广大干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比学赶超、奋勇争先,不断
汇聚起全区上下同心同德、共创未来的磅礴伟力。
二、胸怀国之大者,在服务大局中扛起时代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 XX 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70 周年庆祝活
动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对口支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
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口支援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
策,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实践。作为经济
较为发达的地区,我们必须胸怀“国之大者”,坚决扛起对口支
援的重大政治责任,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强合力,为建设
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新 XX 贡献 XX 力量。
第一,要以产业援建为核心,增强对口地区“造血”功能。
支援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对口地区实现自我发展。我们必须把产业
合作作为对口支援的重中之重,变“输血”为“造血”。要立足
XX 对口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结合我区在数字经济、智
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优势,精准谋划和实施一批能够带
动当地经济、促进群众就业的优质产业项目。要深化“XX 总部
+XX 基地”“XX 研发+XX 制造”等合作模式,引导我区有实力、
有情怀的企业家到对口地区投资兴业,不仅带去资金和项目,更
要带去先进的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要特别注重产业链的协同
打造,帮助当地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例如支持当地发展以
棉花为基础的现代纺织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让当地
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
第二,要以民生援建为重点,提升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对口
支援工作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看当地群众的评价。根据全国的统
计数据,2023 至 2024 年间,19 个援疆省市投入的援疆资金近
400 亿元,其中超过 80%都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充分说明了
民生工作在对口支援中的极端重要性。我们要继续将工作重心和
主要资金投向民生领域,聚焦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群众最
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教育援建方面,要深化
“组团式”教育援疆模式,不仅要派出一流的教师和管理团队,
更要帮助当地建设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本土教师队伍,通过联合教
研、师徒结对、远程教学等方式,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