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关于选人用人专项整治党
性分析报告
选人用人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是加强党
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所在。近期,
区局党委按照上级党委统一部署,深入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整治工
作。作为党委书记,我深刻认识到,此次专项整治是全面从严治
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必
然要求,更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推动税务事业高质量
发展的坚实保障。我对照中央精神和党性要求,结合个人思想、
工作实际,认真查摆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方向。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选人用人专项整治的重大意义
选人用人导向最能体现党内政治生态,最能检验领导干部的
党性修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
重视干部工作,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
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人岗相适,着
力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此次选人用人
专项整治,正是对这些重要指示精神的再学习、再贯彻、再落实。
一是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政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
民为中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
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优秀人才,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选人用人专项整治,直接关乎干部
队伍的政治素养、能力水平和作风形象,是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
路线的关键一环,必须始终以讲政治的高度来审视和推进。
二是巩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成果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八大以
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但反腐败斗争形
势依然严峻复杂,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仍时有发生。选
人用人专项整治,正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刀刃向内,坚决整治跑
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突出问题,坚决纠治唯票、唯分、
唯 GDP、唯年龄等倾向,彻底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维护干部
队伍的纯洁性,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是推动税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税务部门肩负着
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职责,各项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
完成新时代赋予的各项使命,对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提出
了更高要求。通过专项整治,校正选人用人偏差,真正把想干事、
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把政治强、业务精、
作风硬的干部配起来,才能激发队伍活力,汇聚强大合力,为税
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和人才支撑。
作为区局党委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必须以身作则、以上
率下,带头进行党性分析,带头查摆整改问题,以实际行动带动
选人用人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二、对照党性要求,认真查摆选人用人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此次专项整治中,我对照党章党规,对照新时代党的组织
路线,对照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选人用人的各项要求,深入开展
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反思在选人用人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和
不足。我认识到,尽管区局党委在选人用人上总体是坚持原则、
注重公道的,但仍存在一些值得警醒和改进的问题。
一是政治把关的精细化程度有待提升。对干部的政治素质考
察,虽然在程序上严格执行,但在实际操作中,有时过于依赖档
案材料和组织推荐,对干部在重大政治考验、关键时刻的表现,
以及日常思想言行、朋友圈等方面的考察还不够深入、不够全面。
存在“重业务、轻政治”的潜在倾向,对少数干部政治敏锐性不
强、政治鉴别力不高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甚至可能对
“两面人”现象缺乏足够警惕。作为党委书记,对此负有第一责
任,未能完全做到政治上的“火眼金睛”。
二是干部队伍结构优化调整的力度不足。在干部选拔任用中,
有时过多考虑资历和现有岗位匹配度,对干部的专业结构、年龄
梯队、学历层次等整体性、系统性规划有所欠缺。在激发年轻干
部活力、促进多岗位锻炼、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缺乏更有针对
性、更具创新性的举措。导致部分岗位干部年龄结构偏大,少数
专业领域人才储备不足,干部交流轮岗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影响
了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和长远发展。
三是考察识人方法手段的科学性有待加强。在考察干部时,
虽然坚持谈话调研、民主推荐等方式,但有时存在“听得多、辨
得少”的现象,对考察对象的一贯表现、关键能力、潜在素质的
综合研判能力仍需提高。对干部个性特点、优缺点、发展潜力
等方面的把握不够精准,有时可能出现“重显绩、轻潜绩”“重
眼前、轻长远”的倾向。对一些“老好人”式的评价,缺乏深层
次的辨析,未能完全穿透表面现象,准确掌握干部的真实状况。
四是选人用人制度执行的严格性仍有提升空间。在具体执行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规定时,有时因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等客观原
因,对一些环节的把控不够严格细致,例如个别环节的民主程序
流于形式,对干部档案审核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对干部任职
回避、个人事项报告等纪律要求,虽然强调但日常监督检查的力
度和频度不够,存在“制度长牙、执行掉牙”的风险。作为党委
书记,对制度执行的督促检查不够有力,未能做到时时处处体现
严、实、细。
五是干部监督管理的全周期闭环尚未完全形成。对干部“八
小时之外”的监督,以及对干部在非关键岗位、非重点工作中的
表现关注不足。对干部的思想动态、作风养成、廉洁自律等方面
的日常管理还不够精细化,存在“重选拔、轻管理”的倾向。在
干部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时,有时未能及时进行谈话提醒、
纠正教育,错失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时机。在问责追责方面,
有时顾虑较多,未能完全做到敢抓敢管、真抓真管,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监督的震慑力和实效性。
三、深挖思想根源,剖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上述问题虽然表现在具体工作中,但其根源在于党性修养的
不足、理论学习的欠缺以及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一是理论武装不够深,党性锤炼有所弱化。面对繁重的工作
任务,有时存在以事务性工作代替政治理论学习的现象,对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
建设和组织工作重要论述的学习领会不够深入、不够系统。对新
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把握不够透彻,未能真
正做到入脑入心、融会贯通。理论上的模糊和摇摆,直接导致在
实践中政治站位不够高、大局意识不够强,在选人用人上未能完
全站在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进行思考和决策,党性原则有时不够
坚定,存在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