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同志在 XX 单位理论学习专题会上的研讨
发言材料
各位同志: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这是一
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精神淬炼。根据会议安排,我结合个人近期
的学习,谈三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我的发言不涉及具体的工作
汇报,主要想从个人思想认知和精神感悟的层面,分享这部著作
带给我的三点转变。
一、从“知识碎片”到“理论体系”在思想深处重构认知框
架
在系统研读第五卷之前,我对许多新时代的重要论述和战略
部署,如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等,虽有学习,
但认知往往是碎片化、条目化的。感觉就像是收集了许多珍贵的
珍珠,却缺少一根坚韧的丝线将它们串联起来。这种状态有时会
让我感到,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形势新任务,虽然手握“答案”,
却不知如何搭建起完整的“解题思路”。
第五卷的学习,恰恰为我提供了这根关键的“丝线”。这部
著作以“总—分—统”的严密逻辑,系统展现了以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开篇的党的二十大报
告是总纲,统领全局;中间分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
等十八个专题,是支撑宏伟蓝图的“四梁八柱”;最后落脚于坚
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保证。这种科学的编排体例,让
我豁然开朗。我深刻体会到,它不是孤立篇章的简单汇编,而
是一个内容上相互贯通、思想上层层递进的有机整体。
通过反复研读,我头脑中那些零散的“知识珍珠”被有效串
联起来,形成了一幅清晰完整的思想图景。我开始理解,推动高
质量发展并不仅仅是经济议题,它与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紧密相连;推进全过程人
民民主的政治建设,与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文化使命,共
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这种从“碎片化”到“系统
化”的认知重构,让我对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不再是“知其然”,而是向“知其所以然”迈进了一大步。这种
思想上的通透感,是我此次学习最宝贵的收获之一。
二、从“当下视角”到“历史纵深”在时空坐标中锚定奋斗
方位
作为一名身处新时代的青年,我时常感受到时代的脉搏,也
时常因眼前的挑战和困难而感到压力。在日常工作中,视野有时
会不自觉地局限于当下的任务和眼前的目标,缺少一种更为宏大
和长远的历史眼光。
第五卷的学习,将我的视野从“当下”拉向了广阔的“历史
纵深”。书中引用“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的古训,本身就蕴含
着深刻的历史思维。全书的编排也体现了这一点,从开篇追溯
“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的“XX 文明探源工程”相关论述,到最后展望“中华民族正以
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