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街道“十四五”时期法治建设总结评估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街道“十四五”时期法治建设总结评估报告 “十四五”时期,XX 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 将法治建设作为推动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引 擎,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系统谋划、一体推进法治政府 与法治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系统总结经验、正视问题、 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法治建设新篇章,现将本街道“十四五” 时期法治建设情况总结评估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十四五”期间,XX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把法治建设 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全面领导,认真 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要求贯穿于决策 部署、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全过程,各项核心指标基本达成预 期目标,为辖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指标完成情况。街道聚焦政府职能 转变和依法行政能力提升,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五 年间,主要量化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十四五”规划目标。围绕上 述指标的达成,街道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街道深入 贯彻落实 XX 省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及相关行动 方案,建立健全干部包保企业制度,定期走访调研,精准纾困解 难,政企联动机制日益完善。持续深化“XX 服务”品牌建设, 聚焦流程再造与服务提速。通过合并相近事项、精简非必要环节、 压缩办理时限,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 五年间,街道便民服务大厅累计办件超 12000 件,其中 95%以上 实现“即来即办”,线上“一网通办”业务占比从初期的不足 1% 提升至 15%以上。12345 政务服务热线累计受理并办结工单超 1300 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 100%,实现了服务“零差 评”。 二是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健全,决策公信力显著增强。街道严 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坚持将公众参与、专家 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 的必经程序。五年间,所有提请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会议审议的 重大事项均经过合法性审查,确保了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 法性。同时,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备案制度, 期间未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从源头上防范了行政违法风险。 三是行政执法效能显著提升,执法行为更加规范。顺应基层 治理改革要求,街道于“十四五”初期整合力量,组建了综合行 政执法队,厘清权责清单,配齐配强执法人员。严格落实行政执 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 全面推行持证上岗。五年累计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各级培训超 30 人次,确保所有在编执法人员通过资格考试。建立健全内部执法 监督机制,定期开展案卷评查和执法行为检查,并主动接受社会 监督。五年累计开展各类执法检查超 120 次,有效提升了执法的 公正性、文明度和规范性。 四是政务公开透明度持续增强,权力运行更加阳光。街道严 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持“以公开为 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设立政务公开专岗,严格执行信 息发布“三审”制度,通过政府网站、公示栏、微信等多渠道, 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开机构设置、政策文件、财政预决算、重 点项目等信息。五年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585 条,年均发布工 作动态超 50 条,依法妥善处理依申请公开事项 5 件,有效保障 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法治社会建设有关指标完成情况。街道坚持重心下移、 力量下沉,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为导向,扎实推 进法治社会建设,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实现 上述目标,街道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 一是普法宣传教育深入人心,全民法治素养稳步提升。街道 坚持把普法工作作为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全面落实 “八五”普法规划,建立健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五年间, 围绕《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主题, 累计开展“法律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集中宣传活动 20 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超 3 万份,举办专题法治讲座 30 余场。 创新宣传方式,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推送普法短视频、以案释 法文章,受众超 10 万人次。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法治副校 长”进校园活动,累计覆盖师生超 1.5 万人次,有效引导了全民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二是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成果丰硕。 街道依托街道、社区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构建了横向到边、纵 向到底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 的工作原则,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滚动排查。五年间,共排查化解 各类矛盾纠纷超 500 件,调解成功率始终保持在 99%的高水平, 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 标。成功调处了多起涉及物业管理、邻里关系、劳资纠纷等领域 的复杂疑难案件,有效维护了基层和谐稳定。 三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优化,法治惠民供给更加充分。街道 积极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构建了覆盖城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