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市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市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 XX 县召开全市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主要任 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决 策部署,总结交流前期工作经验,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安排部署 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压实责任,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我市移风易俗工作向纵 深发展,为谱写 XX 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刚才,会议解读了《XX 市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 明乡风实施方案》,XX 县、XX 县、XX 县以及部分乡镇的负责 同志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做法和有益探索。 昨天下午,与会同志还实地观摩了XX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XX 镇 XX 社区和文明实践集市,相信大家深受启发、获益匪呈。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智慧,也充 分证明了只要我们方向明确、方法得当、常抓不懈,移风易俗工 作就一定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全市 奋战在移风易俗工作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 候!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深刻认识新时代推进移风易俗工 作的重大意义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 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回应人民群众期盼的重大民 生工程,更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市委、市 政府始终将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市上 下协同发力,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思想共识不断凝聚。全市各级党组织和相关部门坚持把 宣传教育摆在首位,通过理论宣讲、媒体宣传、文艺创作、典型 引路等多种形式,广泛传播文明理念,深入阐释政策要求。文明 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日益深入人心,婚事新办、丧事简办、 孝亲敬老、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正在加速形成。群众对高价彩礼、 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的危害性认识更加深刻,参与移 风易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 二是制度体系日益完善。市级层面出台了《XX 市关于进一 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实施方案》,为全市工作提供了纲 领性指导。各县市区、各乡镇(街道)结合实际,普遍将移风易俗 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建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 村民议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初步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这些制度化的探索,为规范群众行为、约 束不良风气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高价彩礼、 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顽瘴痼疾,各地持续开展专项 治理行动。根据部分地区的治理经验,通过设定彩礼指导上限、 规范婚丧宴席规模和标准等措施,婚丧嫁娶活动中的非理性消费 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虽然我们缺乏全市近三年的精准统计数据, 但从基层反馈和群众感受来看,动辄数十万的“天价彩礼”现象 有所收敛,婚事花费普遍下降,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的风气得到 明显扭转。 四是文明实践活动蓬勃开展。依托遍布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 践中心(所、站),广泛开展“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我们的 节日”等主题实践活动。文明集市、文化下乡、先进典型评选等 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起到了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积极作用。像这次观摩的 XX 县文 明实践集市,就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创新。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移风易俗 工作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陈规陋习具有顽固性、反 复性的特点,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 从当前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工作推 进不平衡。有的县区、乡镇重视程度高、措施实、效果好,但也 有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上热下冷”“时紧时松”的现象,工作停 留在发文件、喊口号层面,缺乏落地见效的硬招实招。二是重点 问题仍有反复。高价彩礼问题在一些地区依然是群众的沉重负担, 形式更加隐蔽,从“明码标价”变为索要“三金”、房产、车辆 等,换汤不换药。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现象尚未根除,尤其是在 升学、参军、生日、乔迁等事宜上,借机敛财的风气时有抬头。 三是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部分地区的村规民约制定过程民 主性不足,执行约束力不强,成了一纸空文。红白理事会等群 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一些成员碍于人情面子,不 敢管、不愿管、不会管。四是协同治理格局有待加强。宣传、民 政、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妇联等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还不够顺 畅,未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存在单打独斗的现象。 这些问题,既有思想认识层面的原因,也有工作方法层面的 不足,更有背后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因素。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坚 持问题导向,采取更加精准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全市各 级干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到推进移风易俗是夯实 党的执政根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的必然要求,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这项工作抓 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以“四对关系”引领移风易俗工 作取得新突破 推进移风易俗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统筹兼顾,精准施策。根据《实施方案》的精神和当前的工作要 求,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四对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在除旧布新中涵养 文明新风。 移风易俗,核心在于“破旧立新”。“破”是前提,“立”是 根本。二者相辅相成,必须一体推进。 一要以雷霆之势“破”陈规陋习。针对高价彩礼、大操大办、 封建迷信等突出问题,必须保持高压态势,露头就打,绝不姑息。 要持续深化专项治理,划定“红线”,明确标准。比如,对婚嫁 彩礼,要通过村规民约等形式,倡导明确的指导性限额;对婚丧 宴请,要明确宴席桌数、随礼金额、车辆使用等上限。市场监管 部门要加强对婚庆、殡葬服务行业的监管,依法查处炒作“天价 彩礼”、提供非法殡葬服务等行为。政法机关要依法妥善审理涉 彩礼返还等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发布典型案例,加强以案释法。 自 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将高价彩礼等问题纳入治理范围以来, 全国多地都取得了积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