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XX市应急管理局2025年秋冬季森林防灭火工作总结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XX 市应急管理局 2025 年秋冬季森林防灭火 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 神,有效应对今年秋冬季节严峻复杂的森林火险形势,我市坚持 “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方针,自进入 新一轮森林特别防护期以来,全面动员、周密部署,扎实开展各项 防灭火工作,全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森林资源安全, 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进入秋冬季森林特别防护期,我市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以高 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从组织领导、实战演训、宣传教育、 火源管控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构建了立体化、全覆盖的森林防 灭火工作格局,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严密责任体系 面对秋冬干燥、火险等级持续攀升的严峻形势,市森林防灭 火指挥部办公室坚持高位统筹、靠前指挥。一是提前研判部署。 市森防指办于防护期伊始便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召开秋冬季森林 防灭火形势分析会议,科学研判本市火险形势,精准识别高风险区 域和重点时段,对全市秋冬季森林防灭火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系 统部署。二是建立联动督导机制。为确保各项工作部署不折不扣 落到实处,市森防指办联合市公安、民政、自然资源等部门,组建 了 4 个联合帮扶指导组,在森林特别防护期间,分片区深入各区县 开展“下沉式”帮扶指导,通过实地检查、听取汇报、现场反馈 等方式,有力督促了基层森防责任和措施的有效落实。三是压实 基层主体责任。各区县积极响应,层层传导压力。例如,XX 区第 一时间印发了本区森林特别防护期工作方案,并对所有防灭火装 备器材进行了一次全面检修维护;XX 区、XX 区则分别派出专项 督导组,深入林区腹地,对防火检查站设置、物资储备、宣传氛围、 值班值守等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了“山有人看、林有人护、 火有人管、责有人担”的末端管理格局。 (二)聚焦实战能力,锻造精锐防扑力量 坚持“练为战、战为胜”的原则,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作为 核心任务,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和物资装备保障。一是实战演练常 态化。市自然资源局联合 XX 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及属地 XX 街道 办事处,在 XX 风景名胜区组织开展了贴近实战的防灭火演练,有 效检验了多单位协同作战和应急联动能力。二是装备保障现代化。 为解决基层装备短板问题,部分区县积极争取资金,大力提升基层 装备水平。报告期内,累计为基层配发了消防水车 13 辆、消防摩 托车 3 辆、防火服 130 套、二号灭火工具 650 把、应急电源 26 台、割灌机 65 台、370MHz 数字对讲机终端 13 套等一批关键装 备,极大增强了基层一线“打早、打小、打了”的物质基础。三 是专业培训体系化。为提升队伍专业素养,XX 区组织全区 183 个 涉林村居的业务骨干开展了防灭火业务培训;XX区则在XX镇集 中组织了各镇(街道)应急办、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骨干及群众骨 干共 106 人,开展森林火灾扑救技能专项培训,系统学习了火灾预 防、初期火情处置、安全撤离等专业知识,有效提升了基层防扑 火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三)深化宣传教育,筑牢全民思想防线 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治本之策,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营造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浓厚社会氛围。一是主题宣传有声势。 围绕“守护绿色家园,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等主题,各相关部门和 涉林镇街积极创新宣传形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普 及森林防灭火法律法规和安全用火知识。二是宣传覆盖有广度。 报告期内,全市累计组织各类宣传活动达 134 场次,印制并派发了 宣传海报、科普手册、《禁火令》、宣传单等宣传品约56000份(张), 制作并悬挂宣传横幅 450 条,同时对林区内的警告标志、固定宣 传牌进行了更新维护,累计更新 273 块。这些举措极大地提升了 公众的森林防火意识和法治观念。三是防火成效有数据。得益于 严密的防控措施,全市未发生重大及以上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次数、 受害森林面积、火灾造成损失等关键指标均控制在历史较低水平, 有效保护了总面积达数万公顷的森林资源。 (四)严控野外火源,落实重点时段管控 针对祭祀、农事、旅游等活动引发火灾风险高的特点,采取 超常规措施,严防死守,坚决将火源堵在山下林外。特别是在重阳 节等传统祭祀高峰期,XX 区、XX 区等重点区县提前研究部署,制 定专项工作方案,全面提升防控等级。在 XX 山等重点林区入口, 增设多个森林防火临时检查站,对进山人员、车辆进行严格的火 源检查,耐心劝导群众文明祭祀,严禁携带火种上山。同时,在各主 要进山路口醒目位置悬挂防火横幅和警示牌,向过往群众发放宣 传单,强化宣传教育的即时性和针对性。此外,还在重点山头、关 键地段预置应急车辆、物资和装备,并安排森林消防队伍靠前驻 防,确保一旦出现火情,能够第一时间响应、高效处置。 二、存在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森林防灭火工 作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弱项,主 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基础建设仍有短板 一是部分存量装备老化陈旧。尽管本报告期内为基层补充了 一批新装备,但部分镇街、村居的现有防火物资,特别是小型灭火 机具、水泵等,仍存在购置年限较长、性能下降、维修保养不及 时等问题。这些老化装备在应对突发火情时,可能存在效能不足、 可靠性不高的风险,影响初期火情的处置效率。二是林区基础设 施覆盖不足。我市部分偏远林区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