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X 县 2025-2026 年度森林防火工作部署会
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 2025-2026 年度森林防火工作部
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县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的严峻形
势,总结上一防火期的经验与不足,全面安排部署新一轮防火期
的各项工作任务。刚才,会议通报了近期的天气情况和未来一个
时期的气候趋势,并宣读了县安防委、县安防办印发的《XX 县
2025—2026 年度森林防火紧要期工作安排意见》《XX 县森林防
灭火工作职责清单》以及《森林防火禁火令》。这三个文件是我
们做好今冬明春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森林防火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和行动指南,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执行。下面,我
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正视问题,切实增强森林防火工作的责任感
和紧迫感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屏
障。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保护好我们弥足珍贵的森林资源,既是
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
大政治责任。
在刚刚过去的 2024-2025 年度防火期内,面对高温干旱等不
利天气频发、林下可燃物载量持续增加等多重考验,全县上下认
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决策部署,在
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乡镇、各部门同心协力、攻坚克
难,广大干部群众和护林员队伍日夜坚守、辛勤付出,全县森林
防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据统计,上一防火期,我县共发生
森林火情 5 起,过火面积 3.2 公顷,受害森林面积不足 1 公顷,
与前三年同期相比,火灾发生次数和受灾面积均实现了显著下降,
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有力守护了全县的生态
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
共同努力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我县森林防火工
作的根基尚不稳固,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弱项。
根据对近三年火灾数据的复盘分析,我们发现,由农事用火、祭
祀用火、野外吸烟等人为活动引发的火灾,占比始终徘徊在 95%
以上,这充分暴露了我们的火源管控还存在漏洞,“管住人”这
一根本性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部分乡镇和村组的基层防火
责任体系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网格化管理未能真正实
现全覆盖、无死角。个别单位和干部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认为连续几年未出大火就可以高枕无忧,在责任落实、隐患排查、
应急准备等方面有所松懈。
更为严峻的是,我们即将进入的 2025-2026 年度防火期,所
面临的形势可能更加复杂。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今冬明春我县
可能出现阶段性干旱和持续性大风天气,森林火险等级将长时间
处于高位。经过多年封山育林,我县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林
下可燃物大量积累,一旦失火,极易形成树冠火、立体火,扑救
难度极大。同时,随着我县全域旅游的深入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
的推进,进山入林的人员、车辆日益增多,火源管理难度持续加
大。特别是元旦、春节、清明等传统节假日,上坟烧纸、燃放鞭
炮等习俗与高火险天气叠加,风险隐患交织,稍有不慎就可能酿
成大灾。
面对这些潜在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醒,绝
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懈怠。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从讲政治、顾大局
的高度,深刻认识森林防火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时
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处处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扎扎实实
地把各项防火措施抓细、抓实、抓到位,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
森林火灾这条底线,全力守护好 XX 的绿水青山。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全面筑牢森林防火的坚固防线
做好新一轮防火期的工作,我们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积极
消灭、生命至上”的方针,以新印发的《工作安排意见》《职责
清单》和《禁火令》为总抓手,突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
人群,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
的立体化防火体系。
第一,坚持“防”字当头,在火源管控上实现“全链条”闭
环。实践证明,95%以上的森林火灾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管住
火源是森林防火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采取超常规的力度,对野
外火源实行最严格的管控。一要织密责任网络。严格落实乡镇包
村、村干部包组、护林员包山头的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将防火责
任明确到山头地块、落实到人头,确保每个山头都有人看、每个
路口都有人守、每片林子都有人护。二要严管重点时段。在防火
紧要期,特别是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节假日和清明等祭
祀高峰期,要全面执行《森林防火禁火令》,在所有进山路口设
立检查站,严禁一切火种进山。对林区内的农家乐、施工单位等
要进行重点监管,签订防火责任书。三要严查违规用火。县公安
局、林业局要组织专门力量,加大巡查执法力度,对林区及林缘
地带的野外用火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形成强大震慑。要
依法严厉打击森林火灾肇事者,对引发火灾、造成损失的,不仅
要追究其刑事责任,还要让其承担生态修复的民事赔偿责任,真
正做到“惩处一人、教育一片”。四要倡导文明新风。民政、文
旅等部门要积极引导群众采取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等文明、环保
的方式寄托哀思,从源头上减少祭祀用火隐患。
第二,坚持“早”字为先,在监测预警上构建“全天候”网
络。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具有极强的突发性,只有做到耳聪目明,
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处置火情,将损失降到最低。一要建
强监测体系。要充分发挥林区瞭望塔、地面巡护和视频监控系统
的“三位一体”作用。县林业局要牵头对现有的视频监控点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