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社区 2025 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情况
报告
为全面总结 2025 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成效,分析存在
问题,明确改进方向,现将 XX 社区调查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自 2025 年 11 月 1 日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全面启动以
来,XX 社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
感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迅速响应、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各项
调查任务,为精准掌握辖区人口动态变化、服务宏观民生科学决
策奠定了坚实的基层数据基础。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筑牢工作根基
社区第一时间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的专项工作小组,制定
详尽的实施方案,细化职责分工,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为确保抽
样框的精准无误,调查人员前期对辖区内所有建筑物与住宅小区
实施了全覆盖、无死角的拉网式摸排,全面掌握了房屋数量、结
构类型及住户分布等基础信息,建立健全了详尽的住房信息台账。
这项基础性工作为后续科学、公正的抽样选点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支撑。同时,社区高度重视调查队伍的专业能力建设,组织全部
调查员参加了多轮次、系统化的业务培训,内容涵盖调查方案、
指标解释、PAD 操作、沟通技巧及保密纪律,确保每一位调查
员都能熟练掌握调查流程,统一执行口径,最大限度减少人为误
差,保障调查工作的专业性与规范性。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提升社会共识
为有效提升居民对人口抽样调查的知晓率、认同感与配合度,
社区坚持创新宣传方式,构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宣传动
员格局。线上,充分利用社区、居民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及时
发布调查通知、政策解读图文及宣传短视频,针对居民普遍关心
的调查目的、信息保密等问题进行权威解答,并开设线上互动专
栏,实时回应居民关切,有效消除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误解。线
下,在社区公告栏、主要出入口、电梯间等显著位置张贴宣传海
报、悬挂宣传横幅,营造了浓厚的调查氛围。此外,组织工作人
员和志愿者深入小区广场、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发放通俗易懂
的宣传折页,开展面对面的政策宣讲,细致讲解调查的重要意义
与具体内容,增强了调查工作的亲和力与说服力,营造了全社会
理解、支持、配合调查的良好环境。
(三)入户登记,精准扎实,确保数据质量
入户登记是获取一手信息的关键环节。调查过程中,全体调
查员统一着装、佩戴工作证件,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按照“分片
包干、逐户走访”的原则,调查员深入被抽中的住户家中,以耐
心细致的态度开展信息登记工作。对于每一项指标,调查员都进
行认真核实、反复比对,确保源头数据真实、准确、完整。针对
部分因工作繁忙、作息时间特殊而暂时无法联系的住户,调查员
通过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主动预约登记时间,最大限度实现
“应登尽登”。对于少数存在疑虑或抵触情绪的居民,调查员不
急不躁,运用培训所学技巧,耐心做好政策解释与情绪疏导,
积极争取居民的理解与配合,展现了基层工作者良好的职业素养
和敬业精神。目前,XX 社区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工作正按计
划有序推进。
二、存在问题
在调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亦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由于抽样调查的复杂性、居民构成的多变性以及外部环境的不确
定性,工作中仍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与挑战。
(一)居民配合度有待提升,入户阻碍依然存在
部分居民对调查工作存在认知偏差与信任缺失,是当前面临
的最主要难题。其一,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日益增强,部分居民对
提供家庭成员、住房、就业等敏感信息抱有强烈的警惕心理,担
心信息泄露被滥用,从而选择闭门谢绝、言语推诿,乃至提供不
实信息。其二,对调查目的缺乏深入了解,认为人口调查与自身
生活关联不大,看不到调查成果带来的实际效益,因而缺乏配合
的主动性。其三,过往一些不规范的调查活动或负面舆情,导致
部分居民对政府主导的调查产生刻板印象和不信任感,需要耗费
大量时间与精力进行沟通和扭转。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入户
成功率受到一定影响,增加了调查工作的难度和时间成本。
(二)技术运用存在瓶颈,设备保障尚需加强
本次调查全面采用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对技术和设备保障
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技术瓶颈问题逐渐显现。
其一,移动终端设备(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