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文化理念与实践·文化精品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文化理念与实践·文化 精品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 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习近平 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文化精品的创作生产,他 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围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推动文化 精品创作,在省域层面进行了深邃思考和整体谋划,提出了 很多富有战略性、前瞻性的思想观点,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实 践探索,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 优秀作品”,指导推动浙江的文化精品创作走在前列。这期 间,浙江文化建设大步跨越,文化建设的多项重要指标在全 国范围名列前茅。据不完全统计,2002 年底至 2007 年初, 浙江共有 230 余件优秀作品在国际和全国性赛事上获奖,文 艺精品不断涌现。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的这些理论 思考与实践探索,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立场、观点、 方法,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形成发展提 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高度重视文化精品作用,鲜明提出“文化精品是一 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时代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书写文化史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 文化精品是文化软实力的生动体现和重要标志。习近平 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坚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谋划文化建 设,把文化的力量视为民族生存和富强的重要基石,将文化 精品的创作生产能力作为构成浙江综合竞争力和软实力的 一个重要指标,强调“文化是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 组成部分,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 近平同志把繁荣发展文艺事业作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重 要组成部分,以文化的系统性建设推动更高层次的发展。 2005 年 6 月,习近平同志在省宣传文化系统调研座谈会上, 针对浙江文化底蕴深厚、名人大师辈出的辉煌历史指出: “浙江文化要再现辉煌,就必须创作和生产出一批思想性和 艺术性完美统一的文化精品,一批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传世之 作,一批反映时代特征、代表国家水平、体现浙江特色的精 品力作,并使之成为浙江作为文化大省的重要‘名片’。”省 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作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部署,把创作文 化精品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内容,提出要扶持和推动文 艺、社科、新闻、出版等领域的文化精品生产,并启动实施 文化精品工程等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构建起浙江文化建 设的“四梁八柱”。2005 年 11 月,习近平同志出席浙江省文 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繁荣发 展浙江文艺事业作出具体部署,殷切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 “自觉地承担起作为中华文化及浙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 创造者的历史责任,努力为时代和人民奉献精品力作,为繁 荣发展浙江文艺、推进文化大省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高度重视引领正确创作方向,鲜明提出“必须坚持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 根本性问题,也是习近平同志抓文化精品创作始终坚持的一 项基本原则。文化精品创作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面, 事关巩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先进 文化的前进方向,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全面建设,关 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也关系到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强调新的历史时期“更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社会 的共同思想基础、国家的主导价值和民族的精神支柱,在承 认和发展多元化、多样化的同时,坚持指导思想与主导价值 的一元化”,要“高扬先进文化旗帜,正确引领文艺工作的 方向,统摄文艺作品的灵魂,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艺”“在 事关政治方向、文学导向等根本原则问题上,必须立场坚定, 旗帜鲜明”。他特别重视文化产品的先进性问题,深刻指出, “先进文化产品,应当既能体现先进性,又能体现群众性; 既不‘趋利媚俗’,又不丧失市场”“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 性与产业属性是一致的,占领市场与占领阵地是一致的,社 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一致的,文化产品的先进性与实现人民 群众的文化利益是一致的”。 三、高度重视现实题材创作,鲜明提出“必须始终坚持 ‘三贴近’原则,把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 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非常重视现实题材文艺 作品创作,强调要紧跟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深入到火热的现 实生活中去。他指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 时代的呼唤、人民的要求,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遵循的重 要原则”“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凡是名著、名曲、名画, 无一例外都深刻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的真 实情感”“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切体验社会实践,深入 思考社会生活,深深热爱人民大众,善于从浙江人民改革开 放的实践和追求幸福生活的现实中发现新题材,展示新形象, 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正是基于这样的认 识,习近平同志对反映浙江人民抗击台风救灾的电影《超强 台风》和反映转型期浙商风采的电视剧《十万人家》的创作 作出指示批示,要求精心组织策划,将之作为省文化精品工 程的重点项目加以扶持。在习近平同志关心下,2006 年 10 月首届中国越剧艺术节成功举办,浙江选送的《梁山伯与祝 英台》等 4 个剧目夺得金奖,占到金奖总数的一半;《公孙 子都》入选 2005—2006 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 目,成为全国 30 台初选剧目中唯一的昆剧。习近平同志在 推动打造文化精品的同时,非常重视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 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服务,从而把为人民服务真 正落到实处。在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成立 20 周年之际,习近 平同志发去贺信,勉励剧团“大胆创新,勇于超越,创作出 更多的艺术精品”。在中国越剧诞辰 100 周年纪念大会上, 习近平同志强调,越剧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 是浙江人民一笔宝贵的财富。 四、高度重视以改革激发创作生产活力,鲜明提出“逐 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 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构建把社 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是推进文化精品创作生产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 工作期间,针对浙江文化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 适应、尚未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产业运行管理机制、 计划经济体制遗留弊端束缚文艺院团生机活力等突出问题, 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2003 年 7 月, 他到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浙江曲艺杂技总团、浙江歌舞剧院 等单位调研,组织召开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省建设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