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肖拥军: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肖 拥军: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7) 根据大会安排,我就农业农村工作,先讲三点意见。 一、主动作为,2016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16年,面对农业农村发展诸多挑战,全市上下认真贯 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攻坚克 难、扎实工作,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 好的良好态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1.54亿元、增 加值330.46亿元,各增长了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达到9721元,增长11.5%。粮食生产基本稳定,油料、蔬菜、 水果、茶叶、油茶等主要经济作物面积扩大、产量增加、品 质提升,中药材栽培面积居全省第一,虫茶产量占全国的一 半。全市现有国家级示范场12个、省级36个、市级128个,有 生猪定点屠宰场48家,奶站3家。隆回金银花发展到21万亩 ,常年干花产量1.2万吨,栽培面积与产量都位居全国首位。 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18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98家,国 家级2家、省级46家、市级227家,年销售产值达560亿元。休 闲农庄、农家乐、星级农庄分别发展到152家、2528家、54家 ,实现经营收入21.9亿元。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现有家庭农场3150家、农民专业合作 社3283家、30亩以上种粮大户1.08万户。流转耕地167万亩 ,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6.8%。新认定特色农业产业省级示范 园13家。现有中国驰名商标9个、地理标志9个、省著名商标 41个、省名牌产品54个,崀山脐橙、雪峰蜜桔、玖龟红茶等 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8个中央财政农田水利项目 建设、大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3座大型水闸工程 全面完成年度计划任务,恢复灌溉面积1.99万亩,新增高效 节水灌溉面积4655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7km2,成功实现 了“不垮一库一坝”的防汛目标。农业综合开发顺利推进 ,实施土地治理项目24个,建成高标准农田11.73万亩。全市 农机总动力达到490万千瓦。启动实施了“四边五年”绿色行 动,完成造林39.31万亩,封山育林51.13万亩,“四边”造 林9.9万亩。新造油茶12.8万亩,低改5.51万亩。发展楠竹 252万亩、4.39亿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 稳定在60.49%左右。发布各类气象专题服务65期、预警短信 200多万条、水情预警预报9站次,监测收集水位30站年、雨 量314站年。科学处置了禽流感疫情,全市无重特大森林火灾 ,无人员伤亡,无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较大以上农机事故 。完成16个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美丽乡村示范村和市级第四 轮24个美丽乡村办点示范村第二年建设任务,创建省级美丽 乡村建设示范村5个、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30个,建成绿 色村庄155个。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纵深推进,新建垃圾中 转站562座、垃圾池4.99万个,配备垃圾清运专用车722台 ,发放垃圾桶98.6万个,建成50万元以上的大型无害化焚烧 炉17座。整合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9.38亿元, 20.5万贫困人 口成功脱贫。完成无房户和D级危房户改造5.11万户,我市成 为全省无房户和D级危房贫困户率先清零的市州。移民后扶政 策全面落实,完成避险解困搬迁安置特困移民764户3285人。 51项惠农补贴纳入财政“一卡通”发放范围,发放移民直补 资金9772万元、中央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5300万元。新建 农村饮水工程212处,受益人口31.01万人,其中贫困人口 14.36万人。退养水库407座。竣工大型沼气工程10处。农网 改造、农村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农村教育、 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面铺开农村土地承包经 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172个乡镇3329个行政村部署了该项 工作,14个乡镇270个行政村完成了权属调查任务。农垦改革 持续推进,完成双清区高崇山镇东郊渔场、武冈市湾头桥镇 坪山村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推进国有林场实现转型 发展,隆回白马山林场、新邵龙山林场成为全省首批“秀美 林场”建设示范点林场。启动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新邵 县完成了试点任务,全市供销系统营业收入逆势上扬。 二、因势而谋,正确把握农业农村工作新形势 当前,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形势总体是好的,但也面临很 多问题和挑战,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农业大而不强。突 出表现为“四个尚未根本改变”:农业结构不优,“说什么 有什么,要什么没什么”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优质农产品 不多,规模化程度仍然较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农业基础 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的状况尚未 根本改变;产业链条不长,农业产业化层次较低的状况尚未 根本改变。二是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加大。一方面,随着经济 全球化进程加快,加之我国加入WTO后有关农产品保护期的逐 步消失,国内农产品价格已现“天花板”效应,并将成为新 常态。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用工、农资价格、土地流转等费 用上涨较快,农业生产成本“地板”效应明显抬升。受“两 板”挤压,农民持续增收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收入增速由最 高时期的17.4%降至11.5%,快速增长的压力很大。三是脱贫 攻坚任务艰巨。受历史、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等 因素的影响,我市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全 市还有1047个贫困村、59.37万贫困人口亟待脱贫,脱贫攻坚 任重道远。 当然,我们在看到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更要看到当前农 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难得机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党 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 作,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二是我市农村经 济实力稳步提升,抵御风险能力逐步增强,“三农”工作基 础越来越坚实;三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日趋多样化、个性化 ,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农业农村发展空间越 来越广阔;四是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进 程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动能越来越强劲。我们都知道,农 业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和“压舱石”,农业上 不去,就有可能出现经济增速走低、物价走高的不利局面 ;农民难增收,全面建成小康的成色就会大大降低;农村不 稳定,改革发展就会失去基础支撑。因此,我们一定要清醒 认识,辩证思维,观大势,看走势,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 、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二中心一枢纽”战略 ,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抢抓机 遇,科学谋划,奋发进取,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三、乘势而上,确保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再创佳绩 2017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 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 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 展精细农业为引领,按照“调结构、创品牌,夯基础、建平 台,重安全、守底线,促增收、惠民生,推改革、添活力 ”的要求,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着力提高农业综 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1、调结构,创品牌,着力提升农业供给质量。我市农产 品结构问题突出,“多的不优、优的不多,缺的不少、少的 很贵”。主要原因是生产与市场对接不准,供需失调、产销 失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遵循 市场规律,减少低端、无效供给,增加高端、有效供给,形 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产业更加融合的农产品供 给体系。一要调整种养结构。坚持稳粮、优经、提养,推动 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融合发展。稳粮,就是要坚守粮食安 全保产能、在合理区间稳产量、满足多层次需求优品质,把 粮食主产核心区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好、保护好。重点是增 加高档优质稻,推广“水稻+”生产模式,提高粮食品质和效 益,确保今年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900万亩以上、总产量维持 在340万吨左右。优经,就是要对有传统优势的柑橘、茶叶、 油茶进行改良提质,对有市场前景的蔬菜、中药材进行扩面 提标,对有独特资源禀赋的小水果、花卉苗木、森林食品要 争创品牌。提养,就是要推动生猪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健康养 殖、地方特色品种、“龙头企业+养殖农场”转型,大力发展 牛羊等草食畜牧业,着力提高水产养殖水平。二要调整区域 布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各县市区要 立足资源禀赋条件,选准区域特色产业,实行错位化发展 ,避免“一个锅里争饭吃”。要合理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 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通过政策扶持、项 目支持、补贴补助等方式,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 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加快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 业主导产品、支柱产业。三要加强品牌建设。推进柑橘、茶 叶、茶油等品牌重组整合,严格品牌准入,加强品牌保护 ,逐步改变我市农产品品牌多、小、弱的格局。建立区域产 品标准,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积极参加“湖南十大农业品牌 ”评选。加大品牌营销推介力度,打响具有邵阳特色的知名 农业品牌。 2、夯基础,建平台,着力提升农业综合产能。农业基础 在耕地、命脉在水利、支撑在科技、出路在农业机械化、纽 带在产业平台。一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完成永久基本农 田划定,坚决落实占补平衡、占优补优制度,全面推进建设 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加强土壤污染治理。抓好 农业综合开发,实施娄邵盆地基本农田重大工程,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