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办公室违规吃喝典型问题通报警示教育
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县委办公室违规吃喝典型问题通报警示教育
会,主要目的就是传达学习中央和 XX 区关于集中整治违规吃喝
问题的相关文件精神,通过通报剖析典型案例,给大家敲响警钟、
亮起红灯,对我县办公室系统下一步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彻底刹
住违规吃喝歪风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作风问题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正风肃纪,八
项规定深刻改变了中国。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风建设永
远在路上,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违规吃喝问题,看似是
“舌尖上的小事”,实则是影响党风政风、动摇党的执政根基的
“政治大事”。它绝非简单的“人情世故”,而是衡量党员干部是
否讲政治、守规矩的试金石,是检验我们政治生态是否山清水秀
的风向标。县委办公室作为县委的“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
在全县政治运行中处于特殊重要位置,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
动,都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如果我们自身作风不正、纪律不严,
就无法理直气壮地督促别人,更谈不上服务县委、服务大局。因
此,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带头落
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向违规吃喝等歪风邪气亮剑。
一、以案为鉴、深刻警醒,充分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极端危
害性
刚才,会议通报了 XX 区层面查处的两起党员干部违规吃喝
的典型案例,听来触目惊心,发人深省。这绝不是与我们无关的
“远方故事”,而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活生生教材”。全体党员
干部必须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深刻汲
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
第一,这两起案例揭示出,违规吃喝是滋生政治问题的温床。
案例中提到的某 XX 区司法厅原副厅长,正是从一顿顿的饭局、
一场场的酒局开始,逐步构建起自己的“酒局圈”,把正常的同
志关系异化为人身依附关系。在这些所谓的“饭局”上,他不再
是人民的公仆,而是圈子里的“老大”,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圈内
人违规操作工程项目、调整干部、解决子女就业等问题,进行赤
裸裸的利益交换。一顿饭,看似是人情往来,背后却可能是一次
权力的寻租;一杯酒,看似是加深感情,实则可能是政治攀附的
开始。这种由“吃喝”开始,以“圈子”为纽带,最终演变为腐
败案件的链条,深刻揭示了违规吃喝的政治危害。它严重污染政
治生态,破坏党的团结统一,侵蚀党的执政基础。我们必须从政
治上看待这个问题,深刻认识到,今天你可能只是吃一顿不该吃
的饭,明天就可能在原则问题上“开一扇不该开的窗”,最终滑
向违纪违法的深渊。
第二,这两起案例警示我们,违规吃喝的方式更加隐蔽多样。
随着正风肃纪的持续深入,公开场合的大吃大喝少了,但“不吃
公款吃老板”、转入内部食堂、私人会所、“一桌餐”等隐形变异
问题却时有发生。另一案例中,某兵团的副师长、副市长和某兵
团教育局的副局长,就是在企业内部食堂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
公务的宴请。这种行为看似比第一起案例“情节轻微”,但本质
同样是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利益输送。这
种“不花自己钱”的饭局,麻痹性更强、危害性更大。它模糊了
公与私的界限,混淆了政商关系,为权力设租寻租提供了“便利
通道”。党员干部一旦习惯了被老板“围猎”、被宴请“捧场”,
就容易在思想上放松警惕,在用权上失守底线,最终成为利益集
团的代言人,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第三,这两起案例昭示出,违规吃喝终将受到纪律的严惩。
不论是身居高位的厅级干部,还是手握实权的处级干部;不论是
搞“小圈子”大肆敛财,还是在内部食堂“悄悄”接受宴请,最
终都逃不过党纪国法的制裁。这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和 XX 区党委
一以贯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和“越往后执
纪越严”的强烈信号。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心存侥幸,不要
以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要以为手段隐蔽就能瞒天过海。
纪律的“探头”无处不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必须清醒
地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是铁规矩、硬杠杠,是一条不可逾越的
红线。任何试图打“擦边球”、搞“潜规则”的行为,都是在玩
火,终将引火烧身。办公室系统的全体同志,必须从这些案例
中深刻汲取教训,以案为戒,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做到知敬
畏、存戒惧、守底线。
二、对标对表、深查细照,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全面检视自身
问题
XX 区党委部署的集中整治工作,明确了 7 个方面的重点任
务,这既是监督执纪的重点,也是我们自查自纠的标尺。办公室
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科室、各下属单位的负责同志,要发挥
“头雁效应”,带头把自己摆进去,对照这“七面镜子”,逐条逐
项进行检视,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一要深查“互相吃”的问题。重点检视是否存在领导干部之
间打着“工作交流”的幌子相互宴请,借机搞“小圈子”、拉关
系、打招呼、相互请托办事。要反思平时的交往中,是否存在超
越了正常同志关系的“饭局”,是否存在通过“饭局”谄媚上级、
搞政治投机的现象。尤其要警惕工作餐之后,又违规组织或接受
“第二场”“第三场”宴请,将工作交往庸俗化、利益化。
二要深查“吃公函”的问题。公务接待是正常的工作需要,
但决不能成为违规吃喝的“挡箭牌”。要重点检视是否存在“一
函多餐”“一餐多报”等现象,是否存在伪造、虚开公函套取资
金用于违规吃喝。财务、后勤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