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区委书记在区委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区委书记在区委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区委教育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 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分析当前我区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部署 下一阶段教育工作重点,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努力办好人民 满意的教育,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教 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 千秋的德政工程。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 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投入,深化改革,推动全区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 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相比,与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相比,我区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近年来我区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战略,不断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亿元,用于新 建、改扩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新建了**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新增学位**个,有 效缓解了入学难问题。加大对学校教学设备、信息化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为学校配 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 障。积极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招生考试制度、教师管理体制、课程教学改革 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阳光分班等政 策,促进了教育公平;开展了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推进 了新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高度重视教师队 伍建设,通过加强培训、引进人才、开展评优评先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 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近年来,共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余人次,引进优秀教 师**名,评选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 献,为我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近年来,我区学生在中考、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本科上线率和 重点大学录取率逐年提高。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艺术体育比赛中也屡获佳绩,展 现了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精神风貌。 (二)当前我区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 力量、教育质量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在基础设施、教学设 备等方面相对落后,优秀教师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导致教育质量难以提升。虽然我 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年龄结构不尽合 理,部分学科教师短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有待更新,创新能力和科研水 平有待提高;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进 一步激发。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主要指标,过于注重学 生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这种评价体系不利于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特色发展。随着信息技 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但我区部分学校在 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滞后现象,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应用不够充分,教师信息 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增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 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当前,我区正处于加快转型升 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对教育的要求也更高。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 区域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 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推动全 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配齐配 强思想政治课教师,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 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 感。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保证学生每天校内校外 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培养学生 运动兴趣和运动技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美育工作,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开 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将劳动教 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 劳动习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配备专兼职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及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