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一次会
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 2025 年第一次会议,
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
分析当前形势,审议有关文件,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刚
才,我们传达学习了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听取了全县依法治县工
作情况报告,*局和*局的两位同志作了现场述法,讲得都很好,
既总结了成绩,也剖析了问题,更明确了方向。下面,我讲几点
意见。
一、回顾过去,成绩斐然,法治根基更加坚实
过去一年,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法
治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一体推进法治
*、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我们紧握法治建设的“方向盘”,党的领导全面加强。
我们始终把党的领导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县的根本保证,切实将
法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
定期听取法治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建设领域的重大问题。
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必修课,
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
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制度机制更加
健全,法治建设的政治统领作用得到充分彰显。
(二)我们织密服务发展的“保障网”,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们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充
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县市场监管等部门持续深
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次办
好”,企业开办时间不断压缩,市场主体活力得到有效激发。我
们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严格落实“首违不罚”清单制度,对
市场主体经营中的一些轻微违法行为,更多采取说服教育、劝导
示范等柔性执法方式,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同时,我们不
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公平竞争审查,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
体的合法权益,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
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我们架牢守护民生的“连心桥”,社会治理效能显著
提升。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保障人民权益作为法治建设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我
县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实际,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基层
矛盾纠纷化解模式。通过构建“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的网
格化管理体系,推广“五全”解纷法,实现了矛盾纠纷的源头预
防和前端化解。我们打造了“*调解室”等一批特色调解品牌,
深入推进“三调联动”,让大量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实质性化解,
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同时,我们
创新普法宣传方式,从“大水漫灌”转向“按需滴灌”,开展订
单式普法,打造了“法治同行”等系列活动,全社会法治观念明
显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攀升,我
县群众安全感指数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四)我们抓紧依法行政的“硬约束”,法治政府建设步伐
加快。我们始终将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严格落实行政执
法“三项制度”,执法透明度、规范化水平和公信力不断提高。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进一步规范,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实现全
覆盖,确保了县委县政府的每一项决策都在法治框架内进行。司
法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司法质效和公信力不断提升。2023 年的
数据显示,我们的行政复议纠错率和败诉率控制在合理水平,这
充分说明了我们依法行政能力的提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
和不足。比如,部分单位和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仍有
待加强,运用法治方式解决复杂问题的本领还不够高;普法宣传
的精准性和实效性还有提升空间,形式有时较为单一,群众的参
与度和接受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领域行政执法不规范、不严
格的问题依然存在;法治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要下更大力气。对于
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
认真加以解决。
二、审视当下,挑战犹存,法治要求更加迫切
同志们,当前我们正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
的关键时期。从宏观层面看,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对我们
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法治的固根本、稳预期、利
长远作用愈发凸显。从区域发展看,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
展机遇,无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还是促进文旅产
业深度融合,都需要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特别是,*市创建全国
第三批法治政府示范市工作已经进入实地评估的关键阶段,这是
对我们法治建设成果的一次大考,也是我们展示*形象、贡献*力
量的重要契机。
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经济社会深刻转型,
新的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各类社会矛盾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
新特点,对我们的社会治理能力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