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贯彻落实《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的意见》精神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国务院办公
厅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全面
部署、强力推进免费学前教育工作,确保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重
大民生政策在 XX 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刚才,分管教育的同
志传达了文件精神,教育局、财政局的同志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
态度坚决、措施具体,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重大意义,以更高站位谋划学前教育新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起
始环节,是奠基未来的基础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将逐
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这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
中心发展思想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的重
大制度创新。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
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
动自觉。
第一,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民心
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就体现在对下
一代的期盼上。长期以来,“入园难”“入园贵”是压在许多年轻
家庭心头的一块大石,不仅加重了经济负担,也影响了生育意愿和
幸福指数。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直接切中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党委政府送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民生大
礼包”。办好这件事,就是把“人民至上”的理念刻在具体行动上,
能够有效减轻家庭育儿负担,释放社会生育潜能,提升群众的获得
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
第二,这是一项夯实基础、赋能发展的“基础工程”。“求木
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学前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习惯养成、智
力启蒙的关键时期。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不仅关系到每个孩子的
健康成长,更关系到一个地区的人口素质和长远竞争力。当前,区
域竞争日趋激烈,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口素质的竞争。将
免费学前教育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予以保障,能够从源头上促进教
育公平,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
量的启蒙教育,为他们未来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这既是对 XX
未来发展的人力资本投资,也是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
的“强磁场”,必将为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
内生动力。
第三,这是一项面向未来、决胜未来的“未来工程”。少年儿
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
“要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请求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今
天的学前教育质量,决定着明天的人才质量;今天的幼苗,就是明
天建设国家的栋梁。在 XX 这片热土上,推动免费学前教育,就是
要以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确保每一个 XX
的孩子都能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获得平等的关爱和科学的引导。这
不仅是在塑造单个的生命,更是在塑造 XX 的未来。这项工作做
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我县能否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县域发展的百年大计。
二、科学研判当前形势,以更强自觉补齐学前教育短板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
投入,全县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 2025 年上半年,全
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 93.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
88.7%,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 51.2%,基本形成了广覆盖、保基
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共同
努力的结果,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辛勤付出的结果,值得充分肯
定。
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和高质量发
展的新要求,我县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还
存在不少亟待破解的短板和弱项。
一是资源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并存的矛盾依然突出。“一位
难求”的现象在县城和中心镇依然存在,特别是优质公办园的学
位更是“稀缺资源”。与此同时,部分乡镇、特别是偏远村庄的幼
儿园却存在“吃不饱”甚至资源闲置的现象。城镇挤、乡村弱,
“冷热不均”的结构性矛盾,是实现免费政策后必须首先解决的
“硬件”问题。
二是公民办发展不协调的格局亟待优化。我县民办园在学前
教育体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分担了大量的教育任务。但其中不
少民办园规模小、收费低、办园条件相对薄弱,在师资、课程、
管理等方面与公办园存在差距。免费政策实施后,如何引导和扶
持这些民办园提质升级,实现与公办园的协同发展、错位发展,避
免出现“政策一出、民办园倒闭”的“挤出效应”,是一个非常
现实的挑战。
三是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的问题比较普遍。学前教育的质量,
核心在教师。当前,全县幼儿园教师队伍,特别是民办园教师,普遍
存在着专业水平不高、薪酬待遇偏低、职业认同感不强、流动性
大等问题。一些非在编教师的工资甚至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同工不同酬现象突出。如果教师队伍稳不住、优不强,那么免费
学前教育的“含金量”就会大打折扣。
四是保育教育质量有待提升的课题十分紧迫。部分幼儿园存
在不同程度的“小学化”倾向,重知识灌输、轻习惯养成,重智力
开发、轻身心健康,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此外,园所安全管
理、食品卫生、课程设置、家园共育等方面也存在薄弱环节。免
费不等于“免责”,更不等于“降质”,如何确保在免费的基础上,
让孩子们享受到更加安全、科学、优质的保育和教育,是这项改
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也是前进中的挑战。必须坚持问
题导向,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和智慧,一个一个去
研究,一件一件去解决,决不能让这些短板影响了这项民生工程的
成色。
三、聚焦关键精准发力,以更实举措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紧盯关键环节,拿出硬核举
措,确保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第一,强化“钱袋子”保障,确保资金投入不折不扣。兵马未
动,粮草先行。资金保障是推行免费政策的“生命线”。财政部门
和教育部门要牵头算好三本账:一是“兜底账”。要精准测算免除
保教费后公办园的收入缺口和对民办园的补助标准,确保财政补
助资金足额、及时到位,绝不能因为免费而影响幼儿园的正常运
转,更不能因此拖欠教师工资。二是“投入账”。要建立与免费政
策相适应的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障学前
教育。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同时县级财政要应保尽保。
三是“监管账”。要建立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