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区城市有机更新
攻坚行动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召开全区城市有机更新攻坚行
动推进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
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决
策部署,对未来三年的城市有机更新工作进行总动员、总部
署,正式吹响“三年攻坚,老城焕新”的冲锋号。刚才,会议
发布了攻坚行动指挥部和行动方案,相关单位也作了很好的发
言,态度坚决、思路清晰,我完全赞同。下面,我讲几点意
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城市有机更新的重大战
略意义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发展是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引
擎。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而是一场涉及
发展方式、治理模式、生活品质的深刻变革。全区上下必须站
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
紧迫性。
第一,实施城市有机更新,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政治
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城市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
策部署,明确指出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
系,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这为
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国城市发展
已经进入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
并重的新阶段。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城市发展从“规模扩张”转
向“内涵提升”的历史逻辑,将工作重心从“有没有”转
向“好不好”。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就是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思想贯穿于城市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着力解决好人民
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既是发展观的深
刻革命,也是政绩观的重大检验。
第二,实施城市有机更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
求。我们区作为一座因工业而兴的城区,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卓
越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期建设的基础设施逐渐老化、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部分片区功能布局不优、安全生产和
消防隐患突出等历史欠账问题日益凸显,这些已经成为制约我
们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我们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更不能
对眼前的短板视而不见。城市更新,“更新”的是物理空
间,“更新”的更是发展动能。我们必须抢抓这一轮政策窗口
期,通过系统性的更新改造,不仅要补齐基础设施和民生服务
的短板,更要前瞻性地为文旅康养、科技创新、现代服务等新
经济、新业态的发展腾挪空间、优化载体,为我们加快建设国
际旅游城市核心承载区注入强大动力,塑造区域竞争新优势。
第三,实施城市有机更新,是回应人民群众期盼的民心工
程。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奋斗的方向。近年来,我们通过各
种渠道听取民声,老旧小区的居民盼望加装电梯、增加停车
位;老城区的市民希望有更多的“口袋公园”、休闲绿地;年
轻人期盼有更完善的托育设施、更便利的充电桩。这些看似琐
碎的“家常事”,却是关乎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的“大实事”。城市有机更新,就是要从这些“小切口”入
手,精准发力,靶向施策,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成我们
的“履职清单”,把群众的“幸福账单”作为我们工作的“成
绩单”。我们要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城市
发展的温度和民生改善的质感,让城市更新的成果惠及每一位
市民,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二、明确目标,系统谋划,精准擘画“三年攻坚”的路径方
略
这次攻坚行动,我们提出了“三年攻坚,老城焕新”的总体
目标,并制定了《*区城市有机更新攻坚行动方案》。这是一个
纲领性文件,是未来三年我们工作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全区各
级各部门必须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
首先,要以宏大的目标引领行动。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
署,到2027年,全市计划累计推动城市更新项目形成有效投
资200亿元以上,改造老旧小区268个,建设“口袋公
园”60个,更新改造各类市政管网超过700公里。作为中心城
区,我们必须勇挑重担、多作贡献。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已
经积累了一定经验,2022年改造了23个老旧小区,2023年又实
施了20个,2024到2025年计划再改造16个、惠及居民上万户。
基于此,我们提出,到2027年,全区要力争完成65个以上老旧
小区的改造,惠及居民超过3万户;推动片区更新形成有效投资
突破50亿元;新增“口袋公园”20个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显著提升,以我们区的“大变化”支撑全市的“大目标”。
其次,要以重点的突破带动全局。城市更新千头万绪,必须
坚持系统观念,也要懂得牵住“牛鼻子”。今年,我们要集中
力量,率先在四个重点片区实现突破。这四个片区分别是:中
心梯道—*片区、*电厂—*片区、城市原点片区、*山—*巷片
区。这四个片区是我们老城区的核心,地理位置重要,群众关
注度高,更新的示范效应强。我们要将中心梯道—*片区打造成
为高品质宜居宜养的更新示范点。这个片区涉及面积
约230亩,覆盖居民2000余户,我们计划投入约*亿元资金,实
施老旧小区及配套设施改造,增设口袋公园,优化道路交
通,全面实现管线入地,大力推进电梯加装,并对建筑立面进
行系统性美化。在“硬件”提升的同时,更要注重“软件”升
级,积极引入生活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让老街区焕发新
活力。对于*电厂—*片区,更新的重点不仅在于老旧小区改
造,更要系统研究滨江空间的高效利用。要统筹好保护与开发
的关系,科学规划布局休闲、商业、娱乐等多元业态,充分彰
显滨水特色,打造城市“会客厅”,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多层次
需求。对于城市原点片区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