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副区长在 2025 年三季度优化营商环境工
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 X 区三季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这
次会议既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工作的全面复盘,也是对下一阶段工
作的重要部署,更是我们推动 X 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举措。刚才,我们传达学习了市“三抓三促”行动专项工作机制
第六次召集人会议精神。这一精神为我们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指明
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区市场监管局等 5 个部门围绕反垄断行动、
信用修复审核、清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劳动监察员培训、政企
走访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这种反思是必要的,也是及
时的,它让我们看到了工作中的不足,也为我们改进工作提供了
契机。各指标牵头部门也汇报了三季度工作进展,从汇报情况来
看,大家都在积极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体来看,全区优
化营商环境工作有亮点、有突破,比如一些部门在简化办事流程、
提高服务效率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
务。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中还存在政策对接不
及时、服务效能待提升、企业获得感不强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
就像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我们优
化营商环境的进程,阻碍 X 区的高质量发展。下面,我结合实
际情况,讲三点意见。
一、以“三个导向”为引领,在思想破冰上再发力
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生命线工程”,它就像空气和阳光
一样,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一个好的营商环境,能够
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兴业,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而一个差的营商环境,则会让企业望而却步,阻碍区域经济的发
展。因此,我们必须以思想大解放推动环境大提升,打破传统思
维的束缚,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
(一)要树牢“政策风向标”意识,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
省市近期连续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信用修复管理办法》
等 12 项新政。这些政策是我们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指南,是推
动企业发展的有力保障。然而,部分部门还存在“文件等要领、
政策等解读”的被动状态,对政策的学习不够深入,理解不够透
彻,导致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
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改局要牵头建立“政策日历”,每周
对上级新规进行系统梳理,明确政策的重点内容和实施要求。同
时,通过“营商环境大讲堂”这一平台,分层分类开展培训活动。
对于不同层级的工作人员,设置不同的培训课程,确保培训内容
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比如,对于基层工作人员,重点培训政策
的操作流程和具体要求;对于中层管理人员,重点培训政策的制
定背景和战略意义;对于高层领导,重点培训政策的宏观导向和
发展趋势。通过这样的培训,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准确把握政
策精神,将政策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市场监管局要组建专班研究
反垄断政策。反垄断政策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重要保障,
对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场监管局要深入研究反
垄断政策的内涵和要求,结合 X 区的实际情况,建立行业合规
指导机制。通过开展培训、咨询等活动,引导企业遵守反垄断法
律法规,避免出现垄断行为。同时,要改变“一罚了之”的简单
执法方式,注重对企业的事前指导和预防,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合
规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二)要强化“服务无止境”理念,在流程再造上求突破。
人社局劳动仲裁案件积压、工信局拖欠账款清零进度滞后等问题,
暴露出我们工作中存在“重审批轻服务”的惯性思维。这种思维
严重影响了服务效能,降低了企业的满意度。在当今竞争激烈的
市场环境下,企业不仅需要高效的审批服务,更需要全方位、全
过程的优质服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全面推行“一件事
一次办”改革。将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等高频事项整合为“主题
式套餐”,实现“一表申请、一窗出件”。企业只需要在一个窗口
提交一份申请表格,就可以办理多个相关事项,大大减少了办事
环节和时间成本。例如,企业开办涉及到工商注册、税务登记、
银行开户等多个环节,通过“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企业可以在
一个窗口一次性完成所有手续的办理,真正实现了“最多跑一
次”。特别要学习兰州新区“容缺受理+信用承诺”经验。传统的
审批模式要求企业必须提交齐全的材料才能受理申请,这往往会
导致企业因为材料不全而多次往返奔波,增加了企业的办事成本
和时间成本。而“容缺受理+信用承诺”模式则打破了这种传统
模式,将“材料不全不办”变为“边补边办”。企业在申请办理
事项时,如果主要材料齐全,但次要材料暂时欠缺,可以先行受
理,并由企业签订信用承诺书,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补齐欠缺的材
料。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审批效率,又体现了对企业的信任和支持,
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要践行“企业获得感”标准,在效能提升上见真章。
工商联政企走访流于形式、部门反馈“已落实”但企业仍不满意
的现象,说明我们的服务存在“温差”。我们开展政企走访、落
实各项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企业
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如果只是走走过场,做表面文章,那么我们
的工作就失去了意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建立“企业点
单—部门接单—纪委验单”机制。通过“X 营商通”APP 这一平
台,实时收集企业的诉求和意见。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
APP 上提出具体的问题和要求,就像在餐厅点菜一样方便快捷。
部门在接到企业的“订单”后,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在规定的时
间内给予企业反馈。纪委要对部门的处理结果进行验收,确保企
业的问题得到真正解决。对于超时未办结事项,由纪委直接约谈
相关部门负责人,督促其加快办理进度。今天会后,各单位要立
即开展“服务体验周”活动。局长变身“办事员”,全程走流程。
通过亲身体验办事过程,局长们可以深入了解企业在办事过程中
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查找服务流程中的堵点和痛点。例如,局
长可以以企业的身份,到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企业开办、项目审批
等事项,亲身感受办事环节是否繁琐、办事效率是否低下、服
务态度是否热情等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局长们可以更加直观地
了解企业的需求,为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能提供依
据。
二、以“三张清单”为抓手,在问题攻坚上再突破
聚焦市第六次召集人会议反馈的 5 类 17 项问题,我们要实
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管理可以让问题更加清
晰明确,便于我们进行跟踪和监督;项目化推进可以将问题分解
为具体的任务和项目,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问题得到有
效解决。
(一)要建立“整改责任清单”,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针
对反垄断行动中“只查小不查大”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