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暨社
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工作协调会暨社会信
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成
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
行再动员、再部署。优化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与深化社会信用体
系建设,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优化我市营商
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
撑。
刚才,*同志代表市发展改革委全面汇报了我市融资协调机
制运行、“信易贷”工作以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情
况,问题找得准,思路也清晰。各相关单位也结合自身职
责,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发言,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当前工作实际,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清醒认识当前工作的战略定位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坚决贯
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将稳增
长、保主体放在突出位置,协同推进融资畅通工程与信用建设
工程,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一)融资协调机制成效显著,金融“活水”精准滴
灌。自2024年10月国家启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以
来,我市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市级工作机制成立后,由市政
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建立起市县两级周例会制度,形成了高
效的调度和问题解决闭环。特别是“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的
深入开展,让我们全面、精准地掌握了大量一手融资需求信
息。政银企三方联动,成效是实实在在的。截至2024年底,在
短短两个多月时间里,全市通过该机制实现的授信额度就已突
破160亿元,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27亿元,为上万家小微企业的
稳健经营和转型发展注入了宝贵的资金。进入2025年,这项工
作的力度不减、势头不减。根据最新调度的数据,截至目
前,我市通过融资协调机制已累计为超过5万家市场主体提供了
融资支持,总授信额度突破2300亿元,实际发放贷款超
过2000亿元。这一串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是农行*分行、邮储银
行*市分行、浦发银行*分行等一大批金融机构的辛勤付出和创
新实践更是我们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动体
现。这个机制,已经成为我们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一
把“金钥匙”。
(二)信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发展基石日益稳固。如果说
融资协调机制是“供血”的主动脉,那么社会信用体系就是保
障血液清洁、循环顺畅的“净化器”和“加速器”。近年
来,我市始终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
程来抓,取得了长足进步。核心标志是“信易贷”平台的推广
应用。作为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的核心抓手,我市“信易
贷”平台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截至2025年2月底,平台已成功
促成授信近100亿元,发放贷款超74亿元。经过大半年的持续努
力,截至今天,平台累计入驻企业已超过15万家,实现全市银
行金融机构100%覆盖,累计促成授信总额突破1200亿元,发放
纯信用贷款突破1000亿元。这不仅是量的飞跃,更是质的提
升。更为关键的是,支撑“信易贷”高效运转的信用信息共享
平台,其数据“家底”越来越厚实。平台归集的各类信用信息
已从2023年的3.6亿余条,向着2025年底突破4亿条的目标稳步
迈进。数据的准确率提升至98%以上,迟报率显著下降,为信用
评价和融资对接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正因如此,我市在全
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评估中能够连续获得“优秀”等次这是对
我们工作的最好肯定。
(三)问题与短板不容忽视,攻坚克难任重道远。在肯定成
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对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照先
进地区的实践,我们的工作仍存在不少亟待破解的难题。第一
个问题是“数据壁垒”依然顽固。正如刚才会议指出的,部分
单位尚未将政务数据归集共享作为一项“法定职责”来履行。
数据依然散落于不同部门的“信息孤岛”之中,跨部门、跨层
级的数据共享机制仍不顺畅,“应归尽归”的目标尚未完全实
现。这直接导致了信用画像不够精准、融资对接效率不高等一
系列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平台效能”有待提升。“信易
贷”平台虽然已经搭建起来,实现了“能用”,但在“好
用”和“愿用”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平台功能与企业的实际
需求、银行的风控模型之间,还存在匹配度不高的情况。融资
协调机制与“信易贷”平台的数据流、业务流尚未完全融
合,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未能形成“1+1>2”的聚合效应。
第三个问题是“信用生态”尚需完善。“守信激励不足、失信
成本偏低”的现象在一些领域依然存在。“一处失信、处处受
限”的联合惩戒大格局还未完全形成,导致失信行为难以得到
有效约束。同时,信用修复机制的宣传和应用不够普及,部分
企业因偶然、非故意的失信行为而长期受困,影响了其正常经
营发展。这些问题,是我们下一阶段必须集中力量攻克的重点
和难点。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全面开创工作新局面
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拿出啃硬骨
头的精神,采取更加精准有力的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要紧紧
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全力推动我市小微企业融资和社会信用体
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以数据共享为突破口,彻底破除信息壁垒。数据是新
时代的“石油”,是信用体系的生命线。破除信息壁垒,是当
前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要进一步强化“共享即常态、
不共享为例外”的理念。各部门必须将数据归集共享视为一项
严肃的政治任务和法定的刚性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