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基层治理沃土 筑牢平安稳定根基——XX
县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经验交
流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新时代
以来,XX 县始终锚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 XX、法治 XX”目
标,深刻把握基层社会治理的规律与特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以“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和谐”为主线,
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通过扛牢政
治责任、做实源头排查、创新普法宣传、深化一线化解、做细思
想疏导、强化源头管控,构建起“全链条、多维度、广覆盖”的
矛盾风险治理体系,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
缺位”的工作目标,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的平
安基石。自专项治理开展以来,全县共排查各类风险隐患 XX 余
起,矛盾纠纷化解率达 98.6%,信访总量同比下降 32.4%,群众
安全感满意度测评连续 X 季度位居全市前列。
一、政治引领,责任扛实“在肩头”——以高位统筹拧紧治
理“责任链”
维护社会稳定,关键在责任、核心在担当。XX 县始终将化
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时时放心不
下”的责任感,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构建起“县委统
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基层具体落实”的责任
体系。
(一)强化思想铸魂,把准政治方向
全县上下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平安建设的重要论
述及对广东珠海市驾车冲撞行人案件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县委
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全县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等形式,
组织各级党员干部开展专题学习 X 场次,覆盖干部 X 余人次。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
央关于维护社会稳定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松
劲心态”,以“学思想、见行动”的实际成效,筑牢维护稳定的
思想根基。
(二)健全组织体系,压实各级责任
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县委副书记、政法委
书记任常务副组长,法院、检察院、公安、民政、信访等 X 个
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在县委政法委,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X 名,负责统筹协调、督促
指导、信息汇总等日常工作。各乡镇(街道)同步成立由党(工)
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各村(社区)设立“矛盾纠纷调解
站”,形成“县级统筹、乡镇主抓、村级落实”的三级治理架构。
同时,将专项治理工作纳入全县年度绩效考核体系,明确“凡发
生重大矛盾风险事件、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律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并严肃追责问责”,倒逼各级各部门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三)完善制度机制,确保闭环落实
制定《XX 县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方
案》,细化“排查、预警、化解、管控”四个环节的工作流程,
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总结”工作机制。县委政法委每周召
开工作调度会,听取各乡镇、各部门工作进展;每月印发《专项
治理工作通报》,对工作滞后的单位进行约谈提醒;每季度组织
开展“回头看”,重点核查已化解矛盾的巩固情况,坚决防止问
题反弹。截至目前,全县共召开调度会 X 次、印发通报 X 期、
约谈单位 X 个,推动 X 项重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关口前移,风险排查“在村头”——以网格织密隐患
“防护网”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XX 县坚持把风险排查
作为专项治理的“第一道防线”,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推动排
查力量下沉基层、扎根村头,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早处置”。
(一)建强网格队伍,激活基层“神经末梢”
按照“规模适度、方便管理、界限清晰”原则,将全县 X
个村(社区)划分为 X 个基础网格、X 个专属网格(覆盖工业
园区、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每个网格配备 1 名网格长(由
村“两委”干部担任)、2-3 名网格员(由党员、村民代表、退役
军人等担任),同时吸纳“法律明白人”“乡贤调解员”等 X 人
加入网格队伍,构建起“一格多员、全员参与”的排查力量体系。
制定《网格员工作职责清单》,明确网格员“日常巡查、信息采
集、隐患上报、初步调解”四项核心职责,每月组织开展网格员
业务培训,内容涵盖矛盾识别、沟通技巧、法律常识等,累计培
训 X 人次,大幅提升网格员排查能力。
(二)落实“三个三”机制,实现排查“无死角”
深入推行矛盾纠纷“三个三”排查预警处置机制,确保风险
隐患早发现、早介入。一是“三查联动”找隐患:日常排查由网
格员每日开展“敲门行动”,重点排查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常
见矛盾;重点排查由乡镇每半月组织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门,
对劳资纠纷、涉法涉诉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检查;专项排查结合
重大节日、敏感时期,由县级统一部署,开展“拉网式”排查,
今年以来已开展专项排查 X 次。二是“三早预警”防扩大:对
排查发现的隐患,按照“一般、较大、重大”三个等级分类预警,
一般隐患由村级当天预警、较大隐患由乡镇 2 小时内预警、重大
隐患由县级 1 小时内预警,确保信息传递“不延时”。三是“三
报闭环”促处置:村级排查情况每日报乡镇,乡镇汇总后每周报
县级,县级分析研判后每月报市专项治理办公室,形成“排查-
上报-研判-处置”的闭环管理。
(三)发动群众参与,凝聚治理“合力”
坚持“群众事群众管”,通过村广播、微信群、宣传栏等载
体,宣传专项治理的重要意义,动员群众主动上报身边的矛盾隐
患。设立“矛盾隐患举报箱”“24 小时举报电话”,对群众举报
的线索,经查证属实的给予 X-X 元不等的奖励,充分调动群众
参与的积极性。XX 镇 XX 村村民李某通过举报电话反映,同村
王某因工程款拖欠与承包商产生纠纷,情绪激动扬言“要闹事”,
镇专班立即介入,协调住建、司法部门开展调解,最终帮助王某
追回欠款 X 万元,避免了矛盾升级。自专项治理开展以来,群
众主动举报隐患线索 X 条,占排查总量的 23.5%,真正实现了
“全民动员、全员参与”。
三、精准滴灌,普法宣传“在屋头”——以法治涵养和谐
“好氛围”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最好的治理方式”。XX 县
坚持把普法宣传作为化解矛盾、预防风险的“基础性工程”,以
“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原则,将法治课堂搬到群
众“屋头”,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
(